你见过穿着“中山装”还分公母的十二生肖吗?你见过“唐五彩”吗?你见过“三英战赵云”吗?还有尧舜时期的彩瓷、商代的青花、元代的大盘……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奇珍异宝,都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河北冀州一家名为冀宝斋的村级博物馆里。
网友:雷得外焦里嫩扶墙出
你是文物啊,恶意卖萌是犯规你知道吗!
@张泉灵:马先生实在无需跑那么远,话说北京就有这么一家有金镂玉衣三套,玉制三星堆面具若干,还有汉代人睡在唐朝床上的造型枕头一个。
@贝阿呆哇唬:本来想说这是个穿越者的博物馆,直到看到四套12生肖……这个世界已经阻挡不了这个博物馆了。
@不入江湖:该博物馆用一个美国也不换啊。
@_渔_:千万不要小瞧村委书记的能量。这号山寨博物馆存在的唯一解释——用来圈地。[详细]
河北文物局:冀宝斋闭馆整顿 再开馆要“验货”
据河北省文物局15日透露,冀州市民政局已撤销“冀宝斋博物馆”的民营非企业单位注册登记证,冀宝斋已闭馆整顿。如果冀宝斋再想申请成立民间博物馆,其藏品则需要经文物专家鉴定。[详细]
冀宝斋博物馆
未通过省文物局审核,也未提出申请
根据文化部《博物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相关规定,博物馆的设立,应该通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首先应该通过市(县)级文物行政部门的初审。遗憾的是,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李恩佳近日表示,省文物局从来没有审核通过冀宝斋博物馆申请,冀宝斋也从未提出过申请。
无主管部门同意,民政局也批准登记
根据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申请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必须通过业务主管单位审核同意,并持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冀宝斋博物馆没有在河北省文物局通过审核,显然不符合取得博物馆法人资格的条件。不过,冀州市民政局称,冀宝斋在2010年已按照民办非企业注册。
明知无合法资质,相关部门依然不作为
六七年前曾对冀宝斋的藏品进行专家鉴定,结果发现都是赝品,不属于文物范畴。而冀州当地相关部门人士也表示,“其实知道藏品很多是假的。”根据相关规定,未经文物部门审核同意私自设立的博物馆,不具备合法资格,不受法律保护,文化执法部门应依法予以取缔。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冀宝斋并未被整治或取缔。[详细]
号称洪武年制的釉里红龙纹大玉壶春瓶
近年来,民办博物馆在中国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其中鱼目混珠者众多,“山寨”林立。
山寨博物馆“法无禁止”
一位国家文物局工作人员坦言,“目前,全国各地都有山寨博物馆,法无禁止,所以我们也管不了。”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也曾表示,到2011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有535家,没有登记注册的大致还有1000家左右。[详细]
九成民营博物馆无人监管
权威统计数据显示,自1996年中国批准私人建博物馆开始,中国的民营博物馆在政府部门注册的已达400余家,占到博物馆注册总量的13%。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10%左右的民营博物馆能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成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由于政府对设立民营博物馆的审批门槛高,有多达九成的民营博物馆无法登记,无人监管。[详细]
民办博物馆“山寨”林立
“这种现象行内见惯不怪。”行家曾波强在过去二十余年里参观过无数山寨的民办博物馆和“大藏家”的库藏,对“不知假藏假”和“知假藏假”都深感无奈。记者也曾参观过一座藏有无数“元代青花”、“清三代官窑瓷”的三线城市民办博物馆。博物馆的主人表示,这些大东西的来历不可说,而当地民众对于这间“国宝”博物馆极为敬仰,未有任何质疑。[详细]
凭啥获利?实为拿地借贷
“山寨”民办博物馆为何要摆放那么多的山寨货?他们凭什么获利?北京某业内人士吴先生(化名)透露,各地对私人博物馆都有相关优惠政策,一些“聪明人”以可能不到市场价格的十分之一拿下土地,建起博物馆,取得当地的奖金,先收入一笔小钱,几年后转换这块土地的用途并出让,“获利空间”巨大。而在经营期间,这些“投资者”的赢利模式,一是收取门票,二是以博物馆和藏品的资产向银行借贷,三是以这些“藏品”为礼品“打通关系”,获得其他资源或机会。[详细]
冀宝斋“宝”从何来?文物造假产业链化
冀宝斋投资6000万元,多年来收购4万余件“古董”。多位村民曾就村里账目、建馆问题向上级反映,称王宗泉建馆资金来源于出卖集体土地,更有村民怀疑王宗泉洗钱。事发前冀宝斋处于亏损运行,但仍在收购所谓“藏品”。冀宝斋的藏品来源于何处,是否从专门仿制文物的小作坊中流出,有没有文物造假的产业链,这些情况都需要有关部门顺藤摸瓜去查个水落石出。由此可见,文物打假势在必行。[详细]
专家知假为何不出声?沆瀣一气
来自“中国文物网”的消息显示,河北冀宝斋博物馆以收藏元、明、清三朝官窑瓷器为主,××大学瓷器系博士生导师梁××、陶瓷工艺大师鲍××等多位专家学者曾亲临“冀宝斋”鉴赏考查,并对“冀宝斋”藏品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的同时,纷纷题词嘉勉。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孙××先生对“冀宝斋”送去鉴定的26件藏品中,一次就认定其中22件为真品并亲自开具了鉴定证书。有了专家鉴定,谁说藏品是山寨?[详细]
“藏假”博物馆如何成地方文化名片?渴求文化政绩
冀宝斋大厅内,“弘扬民族文化”清晰可见
这个充斥着山寨仿品的冀宝斋,竟然拥有3A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少年队实践教育基地、“省级科普基地”等多个名头。更为离奇的是,如此“奇葩博物馆”竟然还成了冀州市政府十大重点工程之一。一个赝品充斥的博物馆竟然获得了如此多的官方身份,对此文化丑闻,当地政府难辞其咎。冀宝斋迎合了当地政府的文化政绩需求,也可以看到,一个地方政府对文化政绩的渴求,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