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體談

人民體談:綠色辦賽繪就“雙碳”實踐新圖景

蔣 萌
2025年11月12日13:31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上,一場融合科技與綠電的點火儀式驚艷亮相。由電光水霧系統模擬的“科技火焰”熊熊燃燒,營造出逼真又夢幻的視覺效果。這是全運會歷史上首次採用非火焰方式點燃主火炬塔,並將“綠色、低碳、可持續”融入賽事的每一個細節。

十五運會將“綠色”置於辦賽理念首位,承諾“全過程碳中和”。據核算,本屆全運會預計總碳排放約80萬噸。有關方面通過綠電覆蓋、場館改造、捐贈碳配額等手段實現碳抵消,搭建起“減排——核算——抵消”的全鏈條碳管理體系,讓每一項環保舉措都有跡可循,達成碳排放全中和,辦出大型賽事綠色低碳的新范式。

綠色辦賽,讓老場館煥發新生機。“不新建大型場館”,是十五運會作出的承諾,廣東賽區承接競體項目場館90%以上是利用現有場館改造而來,港澳賽區也同樣堅持最大化利用現有設施,避免新增建設帶來的資源消耗。尤其是對天河體育中心的改造中,通過綜合運用建筑與設備提效減碳技術、光儲可再生能源措施、數字化能源與碳排放管理系統,實現場館運行的節能減碳,讓這座廣東體育的標志性建筑煥發出新的生命,成為全國首個近零碳大型體育場。

綠色電能,保障全運會100%使用清潔能源。有關方面一次性採購18.8萬張“綠証”,覆蓋本屆全運會超1.88億千瓦時賽事用電。每一張“綠証”都具備唯一溯源信息,可追溯至雲貴高原山間裡的水電、南海海上的風電、城市的太陽能發電等,實現綠電跨區域協同供應,相當於減少碳排放約16萬噸、種植了約888萬棵樹木。可追溯、可驗証的清潔能源,保障全運會“每一度電都干淨”。

碳抵消同樣令人矚目。十五運會通過企業積極捐贈碳配額、碳信用等碳抵消產品,對口合作、幫扶地區積極貢獻減排量,全面中和賽事碳排放。此外,構建立體綠色低碳交通網絡,臨建設施實現循環利用,特許商品生產過程低碳化……多措並舉實現最大程度減碳,讓綠色理念滲透到賽事的每一個環節。

綠色環保,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廣大群眾。珠三角9市前三季度PM2.5濃度持續保持低位,廣州市34個全運省控水體水質優良……切實踐行“辦賽事就是辦城市”理念,讓體育盛會成為城市生態治理的“催化劑”,將賽事綠色成果轉化為市民可感知的生態福祉。

從北京冬奧會全部場館100%綠電覆蓋,到本屆全運會的全鏈條低碳創新,皆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注腳。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不是“選擇題”,而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每一次實踐都是一次接力,每一份堅守都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基石。

綠色能源照亮的不僅是賽場,更是城市發展的未來,生態環保融入的不僅是賽事,更是全民生活的日常。

(責編:徐玉涵、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