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热评:“人民咖啡馆”,不妥!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老式的搪瓷缸,提袋上印着五角星……全国多地出现了以“人民咖啡馆”为店标、且装修高度相似的店家,已经成为社交平台的打卡新地标。有网友表示,“人民”一词具有强烈的公共属性和政治内涵,这样被用于商业咖啡馆的标识,多有不妥。
据悉,“人民咖啡馆”已陆续在全国18个省份、20个城市开设近30家直营门店,其母公司为要潮(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人民”名义四处销售商品的,竟然只是一家市场化运作的公司。如此情形,不免令人感到惊愕。
“人民”一词具有鲜明的公共属性和深厚的政治内涵,承载着特定的社会情感与公共利益,不容亵渎,更不能被滥用。据了解,“要潮文化”多次申请“人民咖啡馆”商标被驳回,相关部门已经就此亮明了态度。这家企业拿着“潮人民咖啡馆”“要潮人民咖啡馆”的注册商标,混淆视听地经营“人民咖啡馆”,无疑是对法律法规和公众情感的不尊重。
从“THE PEOPLE”到“人民咖啡馆”,“要潮文化”为什么紧盯着“人民”做文章?答案或许就在于——伴随着新国潮的涌起,传统的往往也是现代的,传统的艺术、审美也可以成为流行的、市场的。以“用咖啡讲述中国故事”为特色,无疑是新国潮的一个缩影。极具年代感的装修、各种穿越历史时空的摆件,甚至门头上倍感熟悉的字体,无一例外都彰显着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并因此成为不少人心中的网红打卡地。
然而,这不过是“噱头经济”的又一次变种。“人民咖啡馆”,不符合商标使用的规范要求。打着“人民”的旗号招摇过市,也是对相关管理部门的一个提醒:对于那些语出惊人的店铺招牌和广告语,应及时验明正身并作出相应处理。
营销可以有创意,但不能无底线。要知道,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有很多种,守住道德与法治的底线是最基本的叙事方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