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財評>>經濟觀察

人民財評:以“小杠杆”撬動經濟“大循環”

劉遠舉
2025年08月15日09:06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222
小字號

8月12日,財政部發布了《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對個人消費貸款、服務業經營主體進行貼息。

這標志著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的相關貼息政策進入具體落實階段。方案明確,對符合條件的個人消費貸款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均給予1個百分點的財政貼息。

個人消費貸款,在同一家經辦機構累計貸款金額最高可達30萬元,可節約利息3000元。貼息由銀行自動扣減,不需要其他額外操作。對於服務業經營主體,單戶可享受貼息的貸款規模最高可達100萬元,可節約利息1萬元。貼息成本,由中央與地方財政按9:1比例分擔。此次貼息政策,重點覆蓋餐飲住宿、健康、養老、托育、家政、文化娛樂、旅游、體育等服務型消費以及相關經營主體。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內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8.8%,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2%,提振消費對於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至關重要。貼息政策降低了消費信貸成本,有利於促進產生新的消費需求。當前銀行消費貸利率在3%左右,貼息后實際利率降至約2%,相當於節省近三分之一的融資成本。以10萬元汽車貸款為例,年利息可減少1000元,月還款額降低83元。

貼息政策,看起來補貼不多,但卻對消費、經濟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經濟刺激政策,刺激的都是“決策邊緣”的行為,是那些本來就處於猶豫之中的消費或經營行為。一個家庭,孩子剛升了初中,急需一輛車接送孩子上學,一個月少100元利息,極有可能推動這個消費行為。經營、商業投資是否可行,則需要通過理性的、科學的計算,貼息之后,風險低於某個閾值,可行性就能通過。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貼息精准地指向了生活服務領域。這對於一些所謂的“生活服務業不是實體經濟”“消費服務業不重要”的錯誤觀念,有厘清認識的作用。要知道,服務業直接關系民生福祉和就業穩定,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貼息政策有利於促進服務業投資,激發服務業的創業創新,推動服務供給提質升級,提供新服務、新的情緒價值,帶動居民的消費意願。服務業就業容納能力強,服務業需求上升,投資增加,就能促進就業,讓居民收入增加﹔反過來,就可以進一步促進消費增長、經濟發展。

總之,貼息政策是以“小杠杆”撬動經濟“大循環”的關鍵舉措,有助於提振供需兩端的信心,促進激活“降消費成本,促消費,促服務業發展,促就業,增加收入”的內需良性循環。

(責編:徐玉涵、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