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藝起評>>影視綜藝

人民藝起評:上半年電影票房超292億,從中能讀懂啥?

詹 欣
2025年07月02日14:17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222
小字號

截至6月30日,2025年上半年中國電影市場以292.31億元總票房圓滿收官,同比增長22.91%,觀影人次達6.41億,創下2020年以來同期最佳成績,穩居中國影史上半年票房榜第三位,僅次於2018年和2019年。這一亮眼數據的背后,是高達91.2%的國產影片貢獻率,彰顯了本土創作力量的強勢崛起。其中,春節檔現象級作品《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以全球159億元的票房躋身影史前五,突破113項記錄。

應該說,2025年上半年的電影類型堪稱豐富多元。《水餃皇后》主打女性創業主題,《大風殺》聚焦中國版西部懸疑劇情。此外,進口影片宮崎駿的《幽靈公主》4K修復版引發代際共鳴,意大利電影《還有明天》雖屬小眾藝術形式,在華票房卻超四千萬元,成為其海外最大市場,這呈現了中國觀眾的多元性。可以說,這種本土與全球並肩競爭的內容樣態,使中國成為世界電影多樣性的活躍試驗場。

值得注意的是,技術與文化的雙重深耕正在重塑中國電影的創作生態。事實上,中國電影的工業化進程,始終伴隨著對“技術自主權”的追求。就技術而言,AI劇本評估效率急劇提升,虛擬拍攝制作成本大大降低,青島、廈門等新興影視基地則以迭代更新的技術優勢形成對傳統制片資源的分流趨勢。就創作來說,注重發掘傳統文化的《射雕英雄傳》取景內蒙古,帶動當地游客激增﹔《唐探1900》實景拍攝地也成功轉型文旅地標,激發影視衍生品市場規模……當技術賦能遇見文化自覺,中國電影工業有望從“單點突破”邁向“生態協同”。

不可忽略的是,電影市場結構的優化升級正在為行業發展注入持久動力。據統計,三線及以下城市貢獻近六成票房,折射出文化消費的普惠性拓展。清明檔的廣東作為“第一票倉”,區域市場的活躍度持續領跑﹔電影《向陽·花》女性觀眾佔比近八成,《我的世界大電影》家庭觀影比例超15%,電影的細分市場則反映觀影的不同需求、也為影視生產提供了新坐標。可以說,這種下沉市場與分眾敘事的發展策略,既擴大了中國電影的受眾基礎,也可實現藝術表達的縱深探索。

隨著暑期檔超60部新片的集結,豐富供給正為破局提供可能,2025年電影市場的下半場迎來結構性調整關鍵期。當市場走出對“一枝獨秀”電影的單一依賴,讓現實關懷、類型創新與文化表達共同托舉票房,中國電影才能真正跨越周期波動,駛向可持續繁榮的“百花齊放”時代。換言之,292億之后,2025年下半年中國電影需努力的方向是讓每一個周末都能成為觀眾走進影院的理由!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博士生)

(責編:徐玉涵、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