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熱評:依法打擊亂“懟”,胖東來需討回公道!

“目前在售和田玉商品均按規定明碼標價”“被隨機抽查的在售13件和田玉商品進貨手續齊全,進貨台賬完備,鑒定機構具有合法資質,鑒定証書有效”。河南省許昌相關部門的這一檢查結果,為胖東來“討”回了公道,也隔空回應了網紅“柴懟懟”。
此前,“柴懟懟”在短視頻平台稱,胖東來以低成本從玉石獲取暴利、“幾百塊的東西賣幾千幾萬”,並公開貶低胖東來的產品質量。如今,胖東來已起訴“柴懟懟”商業詆毀、侵犯名譽權,法院且已受理。最終法院將如何裁決,圍觀人士不妨拭目以待。
正常運轉的社會離不開監督,健康發展的企業也離不開“啄木鳥”﹔但是,不能抹黑詆毀企業和企業家形象聲譽,不能炮制傳播虛假不實信息干擾企業發展,更不能敲詐勒索企業,這同樣是法治社會的底線要求。
事實上,在一些平台上生長著不少“不安分”的賬號。它們熱衷於碰瓷,或伺機“撕咬”企業,有時為了見不得人的目的,甚至憑空抹黑詆毀企業。此種行為,於理於法都不容。中央網信辦印發《網站平台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工作規范》指出,惡意集納企業負面信息、蹭炒涉企熱點事件進行惡意營銷等惡意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信息,都要及時清理。
對於網站平台來說,要積極壓實主體責任。快速准確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對編造企業違法犯罪或違規生產經營、歪曲企業或企業家正常生產經營和投資活動等謠言類信息要及時清理。
中央網信辦也曾印發通知,部署開展“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整治涉企侵權信息亂象”專項行動。劍之所向,即“重點整治無事實依據憑空抹黑詆毀企業和企業家形象聲譽、炮制傳播虛假不實信息、敲詐勒索謀取非法利益、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和惡意炒作涉企公開信息等問題”。這也說明,惡意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必然吃不了兜著走。亂碰瓷一定碰壁,那些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網絡亂“懟”行為,該被“一鍋燉”!
需要肯定的是,許昌相關部門依法檢查、迅速公布結果,不僅維護了胖東來的合法權益,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體現。“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互聯網等傳播渠道,以侮辱、誹謗等方式惡意侵害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的人格權益。”依法打擊亂“懟”行為,民企才能“大膽闖放心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