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哪裡干,社保接續算”(暖聞熱評)

【關鍵詞】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
【事件】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表示,接下來我國將繼續完善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政策,讓在不同單位、不同地區流動的勞動者社保關系轉移接續更加順暢,切實做到“無論你在哪裡干,社會保險接著算”。
【點評】
前段時間,多個平台宣布將為外賣騎手繳納社保。本是件暖心好事,但不少騎手仍有憂慮——打拼幾年之后就計劃返鄉或更換就業城市,人離開了,繳納社保還有用嗎?
轉移接續不暢、繳費年限繼續累計存在壁壘等問題,不僅讓外賣騎手這樣工作流動性強的勞動者在繳納社保上獲得感較弱,還可能阻礙勞動者的自由流動。“無論你在哪裡干,社會保險接著算”,瞄准的正是這一現實痛點。
對個體而言,當前,社保跟隨工作城市跨地區轉接、賬戶“關舊開新”過程中,存在接續不暢的問題,個人福利有所損失。實現社保關系無縫銜接,有利於免除勞動者在職業發展中的后顧之憂,也能從客觀上提高參保積極性。
從宏觀視角看,完善社保關系轉移接續政策,健全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推動人力資源、人才資源的良性流動和高效配置,也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內在要求。
現實中,不少地方已經開啟了相關探索。例如,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區已初步實現社保卡區域“一卡通”,部分應用場景實現“同城待遇”﹔廣東中山攜手“社保服務跨省通”合作城市,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打通跨省多地市社保服務互通互認渠道。類似舉措,積極回應區域性民生保障的現實需求,一定程度破除了社保服務的接續障礙。
地方有益探索不少,但目前各地互認政策更多還是“小規模抱團”,具體配套措施也有待細化。減少社保服務在不同區域間、同一區域內的“勢能落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讓轉移接續更順暢,運用數字技術打破區域阻隔、程序障礙是有效路徑。探索參保數據共享協同、異地業務一網通辦、基金風險共同防范的有效機制,推動跨地區社保服務從“串聯”到“並聯”、從“點對點”到“一盤棋”,才能切實降低“社保跟人走”的制度性成本。
讓轉移接續更順暢,還需要從根本上破解利益分配難題。客觀上,各地社保繳費基數不同,社保基金收支平衡能力也有差距。對此,尤需做好頂層設計,穩步有序推進各類社會保險的跨區域調劑和更高層級統籌,找准呵護民生溫暖與重塑利益格局之間的平衡點。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於人’、服務於民生”。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億萬勞動者、追夢人日復一日的奉獻拼搏,匯聚成國家發展的不竭動能。善於傾聽群眾訴求,敢於破解有礙要素自由流動的制度性約束,切實保障好廣大勞動者的利益,我們一定能交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優異答卷。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07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