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熱評:謹防風箏線變“奪命線”
2025年03月31日11:16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春日送暖,和風習習。人們開始走出家門參與戶外運動,放風箏成為不少人踏春游玩時的首選。但近期發生的多起風箏線“割喉”事件,讓放風箏引發的公共安全問題受到了輿論關注。
細小柔軟的風箏線,在不經意間成為了一把隱形的利刃,這根“奪命線”著實讓人感到驚悚。市面上銷售的風箏線多為腈綸、丙綸、尼龍等材料,細線直徑隻有0.2∼0.5毫米,粗線直徑為1∼3毫米,看似纖細柔軟,但拉力極大。一些飄蕩在低空的風箏線在陽光下幾乎透明,顏色與場地背景相近很難被察覺。例如,河南安陽湯陰縣一名男孩騎電動車前往圖書館時,頸部被橫跨道路的風箏線割傷。醫生表示如果再偏半厘米觸及大動脈,后果不堪設想。
不止於此,除了會誤傷他人,有時風箏線還會纏繞在電線上引發放電或短路,誤入鐵路線網逼停列車,誤入機場周邊“禁飛區”干擾航班起落。公共安全不容小覷,放風箏也需時刻繃緊“安全弦”。
目前各地對城市中放風箏並未進行明確規定。關於放風箏區域,當前法律主要在鐵路、電力、航空等特殊領域有一些禁止性的規定。在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一些市民往往對園區禁止放風箏的規定視而不見,稍有不慎傷害他人的同時,也給園區管理帶來了麻煩。
杜絕風箏“橫沖直撞”,需要政府、社會、公園管理方、公眾等各方的高度重視。清晰劃分放風箏的區域,明確風箏自身的標准等。通過明確法規和標准,從源頭防范隱患,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
同時,各方也要加強對在公園禁飛區放風箏安全隱患的巡查,及時制止違規放風箏的行為,將潛在安全隱患及時排除。放風箏者應當嚴格遵守法律或者公園等場所的要求,選擇合適場所放風箏,確保不給他人帶來危險。
看似輕飄飄的風箏線,帶來的安全隱患卻不小。大家在享受美好春光的同時,要共同營造一個和諧安全的游玩環境。
(責編:徐玉涵、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