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氣清景明,天下皆春
“讀懂二十四節氣之美”系列網評
2025年04月04日08:54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三花一開,春滿枝頭。清明因節令期間“氣清景明、萬物皆顯”而得名。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氣的第五個節氣。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的清明,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節日活動與習俗互相包容,使清明成為了一個集踏青、郊游、祭祀、植樹等活動的綜合性節日。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這一時期,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氣候轉暖,正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機,抓好了春耕生產,奪取全年農業豐收就有了扎實基礎。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祭掃、緬懷、追思是清明的一個重要主題。這是中華民族敦親睦族、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 清明也有踏青、郊游、愉悅身心的主題。豐富的詩詞反映了當時社會風貌與人們情感世界。
清明也是頤養身心的好時候。養生保健應以養肝為主。遇事戒怒,不大悲大喜,要做到心胸開朗,心境平和,暢達情志﹔多吃柔肝養肺的食物,如薺菜,菠菜、銀耳、山藥等。
清明,既體現古代農耕文明對自然規律的精准把握,也承載著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精神信仰。它不僅是傳統文化的活化石,更為當代社會持續提供情感慰藉與文化認同,是中華民族精神家園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相關新聞:
(責編:尹深、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