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數據”與“軟環境”(望海樓)

3月28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習近平指出,中國事業舞台大,市場前景廣,政策預期穩,安全形勢好,正是有利於外資企業投資興業的一方沃土。
吸引和利用外資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長期方針。回望過往,改革開放使中國快速進入世界市場、大踏步趕上時代,重要一條就是積極利用外資。
看一組數據:截至目前,外商在華投資累計設立企業124萬家。外資企業貢獻了中國1/3的進出口、1/4的工業增加值、1/7的稅收,創造了3000多萬個就業崗位。
另一方面,外資企業來華投資,普遍得到豐厚回報,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實現了互利共贏,也同中國人民結下深厚友誼。近5年,外商在華直接投資收益率約9%,位居全球前列。
中國需要外資,外商看好中國,這是一場“雙向奔赴”。將目光投向這個初春的3月,再看幾個“硬數據”。
86家——3月23日至24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在北京舉行。這場“國家級”論壇吸引750多位外方代表參加,包括86家跨國企業高層管理者,首次參會的跨國企業數量創新高。
“到中國去”,成為越來越多外企的共識。近來,多家商會發布報告顯示,53%的受訪美資企業預計2025年將增加在華投資,76%的英國受訪企業計劃維持或增加在華投資,超過一半的德國受訪企業將在未來兩年內增加在華投資……外資企業持續看好中國,投下“信任票”。
40萬套——這幾天,奧的斯全球公司董事會主席、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朱蒂來華時表示,年銷量達40萬套設備的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釋放出巨大潛力,奧的斯將繼續加大在華投資。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擁有全球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蘊含著巨大投資和消費潛力。眼下,中國正推進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在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下,外資品牌家電線上、線下銷售額分別增長約31%、49%。相關調查顯示,近70%的美國消費行業受訪企業預計2025年將增加在華投資。
25億美元——3月21日,阿斯利康與北京經開區完成簽約,將投資25億美元設立全球戰略研發中心。阿斯利康全球首席執行官蘇博科表示,阿斯利康致力於投資世界級的創新生態系統,而一些全球最出色的創新生態系統可以在中國找到。
中國致力於高質量發展,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快推進,產業配套能力強,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最佳應用場景。從西門子醫療在深圳建設全新基地,到大眾汽車在安徽合肥投建研發中心,再到梅賽德斯—奔馳計劃投入超140億元人民幣強化技術和產品升級……外商來華投資展現出越來越多新意。
一組組“硬數據”的背后,有“軟環境”的支撐。
今年2月,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正式投產,這是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以外的首個儲能超級工廠項目。該項目從拿地到投產僅歷時9個月,相比之前特斯拉上海整車工廠還要快3個月。對此,特斯拉公司儲能和充電副總裁邁克·斯奈德贊賞中國的營商環境和基建能力,認為“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再次見証了上海速度、特斯拉速度”。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近年來,中國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出台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不斷放寬外資准入,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外資來華之路越拓越寬。“對我們而言,中國雖非故土卻親似家園。每一項促進開放和改善營商環境的政策都會使中國更具吸引力,讓企業積極投下‘信任票’。”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鬆說。
當前,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全球跨境投資持續低迷,跨國公司需要更多確定性因素。而中國的“軟環境”,正塑造越來越多的確定性。
面向未來,中國明確提出,將以降低市場准入門檻為重點,進一步擴大開放﹔保障在華外資企業同等享受國民待遇,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加強同外商溝通交流,為其來華貿易投資盡可能提供便利,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
這是信號:開放的大門隻會越開越大,利用外資的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也是邀請: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作者為本報評論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