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畢業生更從容的擇業期(暖聞熱評)
【關鍵詞】應屆畢業生認定
【事件】近段時間,多地明確優化應屆畢業生認定標准,或是延長應屆畢業生資格時限,或是不對高校畢業生是否有工作經歷、社保繳納記錄進行限制。應屆畢業生身份“保質期”延長,有助於緩解畢業生在求職中的“身份焦慮”,為他們打造更寬鬆的就業環境。
【點評】
應屆畢業生,通常指在應該畢業的年份即將畢業或已經畢業的學生。長期以來,在就業市場中,應屆畢業生身份十分重要。應屆畢業生可以參加校園招聘,許多優質崗位僅面向應屆畢業生開放。一些地方的求職補貼、住房優惠等人才政策,也往往優先提供給符合條件的應屆畢業生。
應屆畢業生身份的特殊性,固然是求職“紅利”,但也在客觀上拉高了試錯成本,帶來不小的約束。譬如,囿於高昂的機會成本,有的人不願失去應屆生身份,瞻前顧后不敢輕易作出崗位選擇,因而錯失眼下的機遇。有的人在就業前對崗位了解不夠,工作后發現實際與想象有落差,想要重新選擇職業發展道路,卻機會有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著力解決制約提升就業質量、擴大就業容量、優化就業結構的卡點堵點問題。”上海、貴州等地明確將應屆畢業生資格時限延長﹔針對“繳過社保算不算應屆畢業生”問題,多地明確不對高校畢業生是否有工作經歷、繳納社保作限制﹔四川發布征求意見稿,擬取消應屆高校畢業生身份認定限制……放寬認定標准,不僅能給予畢業生更從容的擇業期,讓他們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在“窗口期”內大膽探索自己的職業興趣,從而找到更心儀的崗位,也能幫助用人單位破除招聘過程中一些僵化的限制,更加突出就業的能力導向,擴大人才選擇面,更好實現人適其崗、人盡其才。
應當看到,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需要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的有機配合、系統發力。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優化應屆畢業生認定標准這一“支點”基礎上,還需各方在就業指導、信息發布、招聘會組織等各環節持續為畢業生提供全面精准的服務。
中國人民大學按照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組織“小而精”“專而優”的專場招聘,優化校園招聘效率﹔湖北大學開展“一對一”簡歷診斷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明確競爭力所在、更好展示所長﹔司法機關發布畢業生就業防騙警示案例,幫助大家擦亮雙眼、避“坑”排“雷”……多一些設身處地的思考,瞄准畢業生群體的就業難點痛點,用心用情出實招、求實效,才能更好助力他們完成從校園生涯到職業生涯的跨越。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事關國家長治久安。當好護航員、下足細功夫,有力托舉高校畢業生求職追夢,定能讓個人的前程似錦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相互成就。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21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