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
“空中校車” 折射民生為大
雲南省昆明市 楊文明
10年前去學校,攀峭壁、涉河水,得花費三四個小時。現在坐“空中校車”,僅需30分鐘,方便又安全。雲南省宣威市尼珠河村孩子上學路的巨變,是一個生動的故事。
故事的內核,是奮斗。一代一代人接力,從鑿天梯、修棧道,到安電梯、添纜車,村民的出路越來越寬。孩子們的上學路不僅更安全,還有點夢幻。
故事的主線,是變遷。無論是“空中校車”,還是一橋飛架,中國無數偏遠山村,正在經歷蝶變。基礎設施在改善,公共服務在覆蓋,一個個山村被點亮。比如尼珠河村,就勢建起景區,村民開起民宿,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從中可以看到大國的發展邏輯,可以看到不一樣的現代化之路。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抓發展為了惠民生,抓民生也是抓發展。努力實現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良性循環,中國式現代化,前景無限。
“高難度”試卷帶來的啟示
北京市西城區 立 羽
海底撈針、瓜熟蒂落、旭日東升、水滴穿石,哪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最小?深圳有小學因為數學期末試卷太難,考試延時20分鐘。對此,有人認為試題貼近生活。有家長則擔心,考題難度過高。這些建議應被充分考慮,合理吸收,作為今后加強科學命題的有益參考。
設置期末考試,是為了幫助師生檢驗學習成果。基於提高學科素養命題,符合教育教學規律,考試才能發揮應有作用。
透過這張試卷,我們可以看到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新方向。不妨以試題改革為契機,引導教師在課堂上設計更多開放性、跨學科環節,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志趣、創造力和想象力。
無論怎麼改,好的教育,始終以學生為本。尊重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科學研究,穩步推進,定能有效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促進孩子們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20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