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來論:讓城市綠道助力全民健身、滋養城市發展

近年來,許多城市大力推進城市綠道建設,城市綠道如同一條條不斷延伸的綠色“毛細血管”,串起了城市沿線的風景,裝點豐富了市民的生活。現如今,綠道的鋪設與普及為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品質提供了基礎,然而要讓綠道發揮好“毛細血管”作用,真正滋養城市發展,成就市民健康體魄,還需要更多社會引導和人性化設計。
可以看到,各地城市綠道的設計和改造日趨科學,無論是選址、路線還是景觀設計都體現了便民惠民的理念。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建成城市綠道超過9萬公裡,極大地提升了城市綠色出行的可能性,減少了居民的碳足跡。部分城市的綠道有機串聯了文化、教育、醫療、體育等城鄉公共服務點位,成為了市民出行的優選。部分城市的綠道在設計之初就加入了徒步、騎行、觀光、納涼等功能,不僅打造成為市民安全便捷的“上班路”“回家路”,市民親近自然、放鬆身心的“跑步道”“騎行道”,也成為游客觀光休閑、體驗慢生活和城市氛圍的“旅行道”。現如今,城市綠道已不再是城市孤立的景觀,而是已深深地融入市民的生活和城市的發展,發揮著服務市民、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作用。
唯有發揮倡導綠色出行全民健身的作用,城市綠道才更能體現價值。城市綠道不僅是一道城市景觀,也不僅是沿途居民休憩的場所,它還傳遞著一種全新的生活理念,代表著一種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以及注重鍛煉的生活理念。當前,部分綠道利用率仍不高,除了部分綠道周邊無居民區、部分路線路段較繞、沒有陰涼處等硬件原因外,市民綠色出行意識薄弱仍是其中重要原因。綠色出行、健康生活需要倡導,更需要良好社會氛圍的推動。事實上,在一些利用率較高、漫步慢跑市民較多的綠道路段,往往能形成聚集效應良性循環,不斷吸引更多人參與,甚至吸引來老人、小孩休息納涼。可見,綠道管理部門和沿線相關部門應為綠道的作用發揮做更多工作,栽種更多納涼樹木,定期清潔除虫,設置更多座椅、健身器械,甚至舉辦活動號召居民走出家門鍛煉身體,讓綠道真正成為健康生活綠色出行的重要載體。
要讓綠道更多發揮展示城市宣介城市的重要作用。近年來,旅游的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出行不只是逛景點、沿途處處是風景,成為部分人的旅游觀念。城市綠道為這種旅游方式提供了很好載體。因為串聯起城市大量景觀,連接起各類社會服務設施,城市綠道成為可騎行可慢跑可賞景可娛樂的旅游路線。但要真想發揮城市綠道“帶動旅游、滋養城市”的功能,還需要更多形式方式的宣介。如部分城市推出“體育+旅游”等模式,以城市綠道為路線舉辦城市馬拉鬆、自行車、慢跑、健身跑等賽事,吸引參賽者在比賽中感受城市文化,領略城市美景,並通過活動對外宣介城市形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些原本不被外界關注的城市瞬間出圈。綠道將旅游延伸到了城市每一個角落,將呈現不一樣的觀感,更全面展現城市的美好。
綠道的普及是城市建設水平提升的縮影,更引領著新的生活方式。但惟有對綠道更好地利用,才能最終發揮助力全民健身、滋養城市發展的作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