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8億元修復的天水古城橫遭傷害,誰之責?
“及時通報問題整改情況”“對發現的問題隱患建立清單台賬、限期整改銷號”……針對媒體報道的甘肅天水古城內多個文保院落存在更改文物原貌、違規私搭亂建、業態隨意變更等問題,天水市委、市政府回應稱,當地已成立由核查組制定整改措施,跟蹤推進整改。
10、12號文保院落,曾精心修繕過的柱子上釘著指紋打卡機,后院還加蓋了彩鋼廚房﹔多個文保院落違規裝修、添建變為餐廳,防火風險也隨之增大﹔酒館變火鍋,茶社成餐廳……從媒體的報道來看,天水古城存在的問題觸目驚心,令人嘆息。
為修復保護古城,天水投入超8億元,可謂下了血本。錢花出去了,效果也出來了,比如,一處建於明清時期的文保院落,(修復后)庭院寬敞、青磚黛瓦、雕梁畫棟。但如今,被商業侵襲的文保院落已經面目全非,豈不讓人痛心?
痛心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公帑被打了水漂,怎對得起當地人民?另一個是文保院落遭遇嚴重傷害,怎對得起祖宗?“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這是今人的責任。如果文保院落橫遭傷害,也就無法更好地傳承歷史文脈。
需要厘清的是,古城不是不能給商業留有一席之地,文保院落也不是完全拒絕商業氣息。但是,一旦過度商業化,乃至無視基本規則而強行推進的商業化,則極不可取。
有個細節是,有的改造明明不合規,面對專家提醒卻執意推進,這就該追問何以至此?一些“改頭換面”的經營均系未批先設、未批先修,問題出在哪裡?
表面看,亂改亂修亂建的商家難辭其咎,負責運營天水古城的企業也逃脫不了干系。為了商業利益而藐視法律法規,當然該受到懲罰。但是,板子隻能打在他們身上?答案是否定的。
天水市委、市政府在回應中表示,由紀檢監察機關牽頭,對文物保護、消防安全等責任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嚴肅查處監管缺失、失職瀆職、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問題。
據報道,2022年9月,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曾下文要求:縣級文物主管部門定期組織對文物建筑保護利用狀況開展評估。而這些“改頭換面”的經營均系未批先設、未批先修,要求竟成一紙空文,而主管部門又因為沒有收到任何報批手續,所以無從監管來推責。由此需要叩問,相關部門有沒有定期組織對文物建筑保護利用狀況開展評估?是看不到亂象還是假裝看不到?是根本就沒有走出辦公室還是心知肚明卻縱容亂象孳生?
制度設計再完美,如果不落實就是一紙空文﹔如果任其虛置,監管部門就該承擔責任。一個最基本的法治常識是,在文保古城,無論是業態設置,還是裝修改建,都需要經過至少縣級文物部門的批准。但就有商家亂來,監管部門豈可坐視不管?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天水文物資源豐富,變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正當時。如果本末倒置,在古城內亂改亂建,即便商業一時發展起來了,但文物被破壞,也是得不償失,可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當然,兩者並非水火不容,而是能夠和諧共存的,關鍵是如何把握平衡,如何在守法守規的前提下實現利益最大化。
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不能有絲毫的迷糊和含糊。天水古城運營出現問題值得深思,也給人警示,這就是國家花錢修復文物之后,接下來該如何保護?如果相關部門隻看到了修復而不注重后期管理,同樣涉嫌失職瀆職。保護文物,任何時候都不能當甩手掌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