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外賣包裝費要收得合理透明
按燒烤串數收外賣包裝費,送到卻隻裝了2個外賣盒﹔保溫袋收取包裝費用,普通的塑料袋也同樣收費﹔同一家店在不同外賣平台上,外賣包裝費標准不同……最近,外賣“包裝刺客”的話題在輿論場持續發酵,不少消費者對此現象頗有怨言。
外賣包裝費之所以成了“刺客”,是因為其超出了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很多人以為,外賣包裝費不應該收得這麼貴,甚至有的壓根就不應該收。《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如果外賣包裝費收得不公平、不透明,就應依法依規予以處罰、矯正。
有必要厘清的是,合理的外賣包裝費無可厚非。包裝並不等同於食品,在打包食品時,商家付出了一定的原材料成本,有的高檔餐廳,打包成本更高,讓消費者來承擔這個費用,並非不符合交易邏輯。當然,這必須基於明碼標價與合理適度的前提。
一些人覺得打包費貴,可能是源於這樣的原因:當外賣訂單是小額時,打包費用就會顯得比較醒目﹔而當訂單額度比較高時,打包費可能就顯得微不足道。此外,由於餐飲品類紛繁復雜,所使用的包裝材料完全不同,不同商戶的包裝成本確實存在差異,如果以一個統一的標准去看待外賣打包費用,並不符合真實的商業場景。
也有聲音認為,商家收取打包費是一種成本轉移。比如把做活動的營銷費用等成本,轉移到了包裝費上。其實,商家盈利的根本在於做好餐品和服務,外賣平台上那些味道好、服務質量高的商家,恐怕也不愁訂單量和利潤。不在這餐品和服務上下功夫,只是盯著包裝費這點蠅頭小利,又如何能走得更遠?
外賣包裝收費引發熱議,是因為涉及公平性與合理性的問題。一些消費者之所以認為外賣包裝費不公平不合理,主要還是源於具體收費規則的缺失。因此,規范外賣打包費,最終要靠法律法規與統一行業標准的確立。
據了解,為了維護消費者權益,規范餐飲商家的打包費收取行為,美團就做了一些探索,加大商家外賣打包費的抽查力度和處理速度。今年4月份以來,已有超1.6萬商家因打包費設置不規范問題,被美團下架了相應餐品。這是切實履行平台主體責任的具體體現,也是意在通過透明、公開、理性、有效的治理方式,保護消費者權益。
說到底,外賣包裝費不是不能收,關鍵要收得透明、收得合理。未來,無論是通過立法立規還是行業發布指引等方式,都應制定更為細化的外賣包裝費收取規則,將外賣包裝物的名稱、材質、規格、單價、不同品類食物的打包方式、包裝費的收取規則等關鍵內容予以規范。商戶有據可依,消費者心如明鏡,爭議自然就會消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