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來五年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踏上新征程,必須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未來五年我國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國家安全更為鞏固,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如期實現,平安中國建設扎實推進”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如何理解和把握這一目標任務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本期觀察版對此進行闡述。
——編 者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安全保障(人民觀察)
總體國家安全觀研究中心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要鞏固執政地位,要團結帶領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証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黨的二十大吹響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軍號角,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國家安全形勢復雜嚴峻。黨的二十大報告把“國家安全更為鞏固”確定為未來五年我國發展主要目標任務的重要內容,具有深遠的戰略考量和重大的現實意義。踏上新征程,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正確把握重大國家安全問題,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確保國家安全更為鞏固。
國家安全體系更為健全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需要國家安全體系來保駕護航,推進國家安全體系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完善國家安全體制。這是確保國家安全更為鞏固的重要制度前提。
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國家安全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把黨的領導貫穿國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過程,把制度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將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當前,我國發展處於新的歷史方位,國家治理面臨許多新任務,對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隻有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著力完善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才能確保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相適應。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完善國家安全體系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提出強化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完善重點領域安全保障體系和重要專項協調指揮體系,強化經濟、重大基礎設施、金融、網絡、數據、生物、資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等任務。這為健全國家安全體系指明了前進方向。
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必須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把國家安全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黨的十八大以來制定實施的一系列重點領域法律法規,使國家安全法治保障顯著增強。例如,針對干涉內政、非法制裁、“長臂管轄”等危害我國國家安全的行徑,我們運用法律武器堅決斗爭,取得重大成就。香港國安法為推動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出口管制法、反外國制裁法等頒布實施,《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等及時出台,對非法制裁進行精准反制,有效維護了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新修訂並將於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反間諜法,對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具有重要意義。新征程上,實現國家安全更為鞏固,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健全國家安全體系,有效推進國家安全體系現代化。
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更為強大
切實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是更好解決新時代新征程國家安全面臨的突出問題的迫切需要。當前我們所面臨的國家安全問題的復雜程度、艱巨程度明顯加大,影響國家安全的內外因素相互交織,外部挑戰和風險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影響日益上升。同時,我國維護國家安全能力相對不足、應對各種重大風險能力相對不強等問題仍然突出。我們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安全需要,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民族復興進程不被遲滯或中斷,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站穩腳跟、開辟新局,就必須在未來五年的關鍵時期確保國家安全更為鞏固,筑就維護國家安全的鋼鐵長城。隻有著力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推進國家安全能力現代化,更好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嚴密防范系統性安全風險,才能確保國家安全更為鞏固。
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維護重點領域國家安全是主陣地、主戰場。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加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加強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維護我國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權益,維護海洋權益,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對統籌推進各重點領域國家安全工作作出戰略部署。其中,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屬於政治安全,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是經濟安全的重要內容,維護我國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權益是維護人民安全的直接體現。實現國家安全更為鞏固,就要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聚焦重點,抓綱帶目,全面增強維護政治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新型領域安全等重點領域安全的能力。
人民是國家安全的信心之源、力量之源。強化人民群眾的國家安全意識,是國家安全工作的固本之策和長久之計。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必須貫徹群眾路線,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全面加強國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統籌發展和安全能力,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筑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我們要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拓展人民群眾參與國家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徑,動員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不斷筑牢國家安全更為鞏固的群眾基礎。
社會穩定基礎更為堅實
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國家安全才會更為鞏固,中國式現代化穩步推進才會更有保障。我們要繼續書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必須把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會治理體系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關鍵之舉、重中之重,從更寬領域、更高起點、更高水平上夯實社會穩定之基,確保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自覺把維護公共安全放在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中來認識,放在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中來思考,放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來把握”。公共安全是人民群眾身邊的國家安全。實現國家安全更為鞏固,就要增強新時代新征程國家安全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堅持系統觀念、全局觀念,打破條塊分割、部門獨立、地方割裂的舊觀念舊框架,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實現全要素全社會協同聯動,為維護社會穩定編織全方位、立體化的公共安全網,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是維護社會穩定、確保國家安全更為鞏固的基礎性工作。必須牢牢把握社會治理的總體要求,主動適應社會治理新的階段性特征,聚焦切實保障社會安定和人民安寧,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強化全周期動態治理、全方位依法治理、全要素智慧治理,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有效防控化解各類矛盾風險,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確保矛盾風險不外溢不擴散、不升級不變異,夯實社會穩定的基層基礎。
中國共產黨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是抵御風險挑戰的最有力制度保証。未來五年,我們要實現國家安全更為鞏固,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堅持黨中央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完善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堅定不移貫徹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負責制,全面落實國家安全工作責任制,確保黨中央對國家安全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實到位。隻要我們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對國家安全工作作出的戰略部署,就一定能實現國家安全更為鞏固的目標任務,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執筆:陳向陽、韓立群、董春嶺)
確保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觀察者說)
湯俊峰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作出重要部署,為進一步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有效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提供了科學指引。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是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三步走”戰略安排中十分緊要的一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三步走”戰略安排,要求確保2027年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新時代強軍事業近、中、遠目標梯次銜接的發展藍圖鋪展開來。起跑決定后程。從現在起到2027年,是十分關鍵的一個時期,在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藍圖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走好新“三步走”戰略安排的第一步,關系到我軍在新征程中能否以更優策略、更高效益、更快速度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對於順利推進第二步、第三步目標任務至關重要。隻有緊扣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進一步把軍事能力搞過硬,才能兜住國家安全的底,在國際風雲變幻中保持戰略主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保障。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錨定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在強固根本優勢、明確目標任務、深化改革創新、強化體系支撐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加快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
強固根本優勢。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建軍之本、強軍之魂。堅持黨指揮槍、建設自己的人民軍隊,是黨在血與火的斗爭中得出的顛扑不破的真理。新時代十年,面對重大斗爭和急難險重任務,廣大官兵之所以能保持英勇無畏、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就是因為始終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始終胸懷對黨的火熱忠誠。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一次又一次彰顯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偉大力量。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我們要以更高標准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全面貫徹黨領導軍隊的一系列根本原則和制度,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全面加強軍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深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推進政治整訓常態化制度化,強化戰斗精神培育,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和掌握部隊,培養“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鍛造“四鐵”過硬部隊,確保槍杆子永遠聽黨指揮。
明確目標任務。習近平主席指出:“我軍建設‘十四五’規劃對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作了戰略部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是接續推進的歷史過程,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目標要求。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要明確我軍建設“十四五”規劃對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的戰略部署,強化規劃權威性和執行力,搞好科學統籌,抓好重點任務,加快工作進度。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重大任務戰建備統籌,強化作戰需求根本牽引,堅持體系抓、抓體系的組織管理模式,堅持邊斗爭、邊備戰、邊建設。暢通戰略管理鏈路,全面加強練兵備戰,全面加強軍事治理,提高軍事系統運行效能和國防資源使用效益,確保如期完成既定建設目標任務,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戰略能力。
深化改革創新。習近平主席強調:“人民軍隊成長發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創新史。”改革是強軍興軍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動我軍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為了更好適應世界軍事發展趨勢和我軍戰略能力發展需求,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必須堅持用改革創新的辦法研究矛盾、解決問題、推動發展。要聚焦我軍現代化進程,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不斷革除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中的積弊和障礙,加快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充分發揮科技對我軍建設的戰略支撐作用,研究掌握信息化智能化戰爭特點規律,高度重視國防科技創新特別是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建強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加快實施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重大工程,加速科技向戰斗力轉化。
強化體系支撐。習近平主席強調:“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是黨中央把握強國強軍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著眼於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更好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作出的戰略部署。”隻有不斷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才能使國防和軍隊建設更好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協調,打通國家綜合實力向先進戰斗力、體系對抗力的轉化路徑。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必須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加強各領域戰略布局一體融合、戰略資源一體整合、戰略力量一體運用,系統提升我國應對戰略風險、維護戰略利益、實現戰略目的的整體實力。堅持深化科技協同創新,加快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加強重大基礎設施統籌建設,加快構建大國儲備體系,謀取國家發展和國際競爭新優勢,全面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綜合能力。
(作者為國防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新知新覺)
李麗華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平安中國建設邁向更高水平”作為新時代十年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重要方面,把“平安中國建設扎實推進”確定為未來五年主要目標任務的重要內容,這充分體現了平安中國建設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扎實推進平安中國建設,是新征程上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大戰略任務,是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必將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營造更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平安是老百姓解決溫飽后的第一需求,是極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發展環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始終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不變的初心,始終把保持社會平安穩定作為治國理政的重大任務,將平安中國建設置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全局中謀劃推進。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的戰略部署到黨的二十大確定“平安中國建設扎實推進”的主要目標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以貫之、久久為功推進平安中國建設,引領新時代平安中國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征程上,確保平安中國建設扎實推進,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維護人民安全貫穿平安中國建設各方面全過程。
聚焦人民安全需要。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平安已經從傳統意義上的生命財產安全上升到安業、安居、安康、安心等各方面,內涵外延不斷拓展,標准要求更新更高。讓老百姓更安心、放心、舒心,必須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續寫社會長期穩定奇跡新篇章。我們要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更優的平安“供給”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安全問題,全方位提升守護群眾平安、保障群眾權益的層次和水平,讓平安中國建設惠及人民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平安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迫切需要。圍繞保障人民安居樂業,堅持以群眾期盼為導向,切實保護人民群眾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讓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人民群眾可見、可觸、可感的方式實現,不斷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依靠人民守護平安。歷史和現實深刻啟示我們,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必須始終牢記人民群眾是我們的力量源泉。扎實推進平安中國建設,要牢牢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使平安中國建設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進而凝聚起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強大力量。我們要認真總結社會治安群防群治工作經驗,為群眾參與平安建設提供更多渠道、搭建更多平台、創造更多條件,從更寬領域、以更高標准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平安建設共同體。要完善群眾參與平安建設的組織形式和制度化渠道,創新互聯網時代群眾工作機制,充分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更好地廣納民智、廣聚民力。要拓展人民群眾協商新載體,統籌兼顧不同階層群體的多樣性、差異化訴求,豐富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制度化實踐,在平等對話和有效溝通中集聚共識、形成合力,最大限度激發人人參與平安建設的行動自覺。
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願望,是改革發展的重要前提。我們要著眼於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不斷完善平安中國建設體制機制,落實平安中國建設各項重點工作,確保平安中國建設扎實推進的目標任務如期順利實現,努力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作者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02日 第 0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