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答卷來之不易,經得起歷史檢驗(新論)
——三年多同心抗疫的偉大實踐與啟示①

3年多來,我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政策措施,有效應對全球多輪疫情流行的沖擊,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抗疫防疫歷程。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一起回顧波瀾壯闊的抗疫斗爭,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編 者
新冠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面對疫情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實事求是、因時因勢、科學決策、以變應變,以防控戰略的穩定性、防控措施的靈活性有效地應對疫情形勢的不確定性。3年多來,我們經歷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住了一次次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人口大國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跡。
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措施,總體平穩度過各階段疫情沖擊。突發疫情應急圍堵階段,我們果斷關閉離漢離鄂通道,實施史無前例的嚴格管控,迅速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積蔓延,有力改變了病毒傳播的危險進程。
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我們堅持以快制快,努力以最短時間、最低代價將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並依托公共衛生專業體系優勢,全面激活應急指揮系統,組建流調專家隊,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鏈,同時進一步挖掘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加強疫苗、檢測試劑和藥物研發等科技攻關。此外,基層治理加速同疫情防控更深層次融合,人民戰爭由人民支持向人民深度參與發展,總體戰體系統籌更為成熟,阻擊戰針對毒株變異更加精准。
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政策措施以來,圍繞“保健康、防重症”,在極短時間內大量擴容醫療資源特別是重症醫療資源,對急危重症患者全力救治,對老年人、孕產婦、兒童等重點人群提供分級管理和服務,疫情高峰期間社會依然平穩有序,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得到有效守護。
在積極做好自身防疫的同時,積極推動全球抗疫合作。3年多來,我們經受住了全球五波疫情流行沖擊,有效處置了百余起聚集性疫情,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為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和保障抗疫物資供給發揮了重要作用。2020年至2022年我國GDP年均增速達4.5%,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強大正能量。中國是全球主要國家中極少數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仍然保持人均預期壽命增長的國家之一。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在自身面臨巨大困難的情況下,始終全力支持全球抗疫。同時,中國發出攜手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最強音,支持聯合國和世衛組織在協調國際抗疫合作中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完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現了大國責任與擔當,提振了國際信心,傳遞了希望。
社會治理不斷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3年多來,我們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探索出一系列符合國情、行之有效的體制機制,社會治理效能顯著提高,信息化水平大大增強,制度自信更加凸顯。
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派出“國家隊”與“地方隊”並肩戰斗,自上而下形成央地合力﹔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為基礎,統籌多部門職能形成部門間合力﹔以區域間資源統籌、相互支援為依托,形成地區間合力﹔引導建立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抗疫斗爭彰顯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優越性,展現了我國的治理水平。前進道路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體系,促進制度建設和治理效能更好轉化融合,善於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沖擊。
山以險峻成其巍峨,業以磨難成其偉大。今日之中國,正在釋放出發展的巨大活力、前行的強大能量。3年多同心抗疫,中國交出了一份優秀答卷。這份答卷經得起歷史檢驗,必將載入史冊。
(作者為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健康和人口發展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
《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11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