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質量氣象服務助推高質量發展(人民時評)
對天氣氣候變化規律的了解掌握,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礎。不久前,國務院出台《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系統部署到2035年氣象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和重要任務,明確要求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文件的出台,對加快推動氣象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氣象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如今,中國特色氣象服務體系建設成效顯著,氣象業務基礎能力總體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氣象科技創新已由跟跑為主發展到跟跑並跑並存的新階段。今年6月4日至6日,新一輪大范圍強降雨過程影響江南、華南等地,中央氣象台4日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中國氣象局於4日9時將暴雨應急響應提升為Ⅲ級,並於18時聯合水利部發布橙色山洪災害氣象預警。以氣象預警為先導,廣東、廣西、福建等相關省份應急響應機制隨之啟動。監測預報預警及時,充分發揮了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
進入新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對氣象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如何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以高質量氣象服務助推高質量發展?對此,《綱要》明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需求牽引發展、多方協同發展,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努力構建科技領先、監測精密、預報精准、服務精細、人民滿意的現代氣象體系。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氣象事業現代化建設全過程,落實好增強氣象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強氣象基礎能力建設、優化人民美好生活氣象服務供給等七大發展任務,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氣象事業是科技型、基礎性、先導性社會公益事業,科技創新是氣象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和關鍵。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高氣象服務保障能力,離不開氣象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和突破。經過多年攻堅克難,我國數值預報業務體系部分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全球氣候系統模式躋身國際前列,氣象衛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綱要》將從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氣象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完善氣象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三方面,對增強氣象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作出部署。各地氣象部門要按照《綱要》要求,從多方面發力,緊扣目標盡快補齊短板,加快推動氣象科技創新。
實現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還要進行機制創新、服務方式創新。為此,需要健全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機制建設﹔創新公共氣象服務供給模式,開展個性化、定制化氣象服務﹔更好保障農業、海洋、交通等領域的氣象需求,強化生態文明建設氣象支撐,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服務,等等。面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細化需求,進一步完善和拓展智慧氣象服務體制機制、內涵外延,才能讓“氣象+”更好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1年,全國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為92.8分,再創新高。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根據《綱要》要求,持續增強氣象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不斷提升氣象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定能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更好服務國計民生,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保駕護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15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