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用好節儉傳家寶

榮  翌
2020年11月02日06: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有的餐廳推出機器人小鍋炒菜、“智能光盤套餐”,通過精准定量、科學配比,引導節約用餐﹔有的單位食堂使用訂餐碼,鼓勵員工線上預訂,並根據當日訂餐情況精准把控菜品供應量。最近,一些地方積極運用科技手段減少餐飲浪費、倡導節約,令人眼前一亮。

  餐桌上的新風尚,映照著深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節儉基因”。無論是“克勤於邦,克儉於家”的勸勉,還是“儉節則昌,淫佚則亡”的告誡,有關儉與奢的箴言,沉澱著歷史的啟迪,牽動著中國人對家風與國運的思考。崇儉戒奢的思想,凝結著中國哲學智慧。從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的幸福觀,到老子“去甚、去奢、去泰”的思辨,再到墨子對“節用”理念的提倡……有關節儉的表達,寄托著對人與自然良性關系的期待,也蘊藉著人與社會的相處之道。

  勵精圖治、勤儉建國,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治國經驗。毛澤東同志睡衣上的73個補丁,周恩來同志“一片菜葉抹碗底”的簡朴飲食,刻印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奮斗的精神品格。正如方志敏同志所說:“清貧,潔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節儉能提振精氣神,為攻堅克難提供不竭動力。焦裕祿同志起草的《干部十不准》中,有多條內容都涉及節約糧食糧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八項規定扎緊“厲行勤儉節約”的制度籬笆,到反“四風”對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說“不”,再到“光盤行動”狠剎舌尖上的浪費,節儉之風大興,成為觀察黨風政風社風的一扇窗口。

  節儉文化中的謙遜與珍惜,反映了對勞動成果的敬畏。從一株秧苗到一碗米飯,從一粒黃豆到一瓶醬油,從一顆蓼藍種子到一匹藍印花布,都要歷經幾十道工序。人們欣羨田園生活,本質上則是對朴素生活的向往、對勞動創造的贊嘆。品鱸魚美,勿忘“出沒風波裡”的艱辛﹔食盤中餐,須記“田家秋作苦”的汗水。萬物生長,每一分傾注時光與汗水的勞動都不容辜負,而節儉正是尊重勞動的應有姿態。

  提倡節儉並非抵制消費,而是強調樹立科學理性的消費觀念,踐行綠色文明的生活方式,更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節能家電、共享單車、二手物品售賣平台……近年來,以資源節約為特點的創新,順應了大眾消費趨勢,為相關行業拓展了市場空間,催生了許多新業態。新形勢下,用好勤儉節約這個“傳家寶”,有助於激發新的經濟價值,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

  《訓儉示康》有言:“吾心獨以儉素為美”。節儉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生活美學。近年來,“極簡主義”“斷舍離”等概念被不少年輕人推崇,綠色環保的服飾家居設計備受青睞,追求簡約適度的生活理念漸成潮流。在物質豐盈的今天,洗盡鉛華、擺脫心為物役的束縛,才能更接近生活的本真。

  偉大的事業,離不開銳意進取的開拓,也需要戒驕戒奢的奮斗。面向未來,持之以恆、久久為功、不棄微末,就能讓“浪費可恥、節約為榮”在全社會蔚成風尚。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02日 04 版)

(責編:胡永秋、朱一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