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新論: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張紅哲
2020年10月16日05:4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法治既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其良性運行的根本保障。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強調,“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這一重要論斷,為優化營商環境,支持市場主體平等競爭、蓬勃發展,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將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把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貫徹到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各個環節,將對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創造法治化的營商環境,科學立法是前提。“立善法於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於一國,則一國治。”良法善治是政府行使經濟職能的制度性安排和權威性表達,具有穩定性和可預期性,是企業投資興業的主要參考和決策依據。當前,我國基本建立了以《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為主干、以各類政策文件為補充、以地方優化營商環境立法為支干的優化營商環境立法體系。繼續用好立法這一重要抓手,制定完善契合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的法治體系,才能更好發揮法治的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作用。

  嚴格執法是關鍵。執法是行政機關的基本職能,也是與投資者聯系最直接、最密切的職能。可以說,沒有嚴格執法,就沒有法治政府,也沒有一流的營商環境。越是嚴格執法、依法執法,就越能在招商引資等方面有大作為。各級政府既要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又要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嚴格執法意味著在市場准入、審批許可、經營運行、招投標等方面打造公平競爭環境,打破各種各樣的“卷帘門”“玻璃門”“旋轉門”,給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創造充足、公平的市場空間。

  公正司法是保障。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的最后一道防線。通過公正司法依法有效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公民財產權,增強人民群眾財產財富安全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題中應有之義。司法機關必須平等公正保護各類投資者合法權益,讓各種市場主體真切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司法公平公正,各類產權的所有者安心放心,市場的創業創新創造動力才能更加強勁。

  全民守法是基礎。營造全民守法的法治氛圍,才能讓遵紀守法的企業不吃虧,使企業家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一方面,政府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對投資者從法律上加以平等保護。另一方面,投資者要相信法律,養成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行為習慣,在法律范圍內通過正當有序的競爭而獲利,推動構建“親”“清”的新型政商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營商環境隻有更好,沒有最好。”誰擁有法治化營商環境,誰就擁有競爭優勢,才能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必須發揮好法治的保障作用,堅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進而更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作者單位: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16日 05 版)

(責編: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