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來論:面對失憶的“蘇大強們”,我們不能放棄

袁天寧

2020年09月22日09:55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9月21日,是第27個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如果說“阿爾茨海默”的學名還有些拗口,那麼“老年痴呆”的稱呼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從《都挺好》中蘇大強的遺忘,到《忘不了餐廳》裡老年服務員的健忘,這個被稱為“人類記憶殺手”的疾病,正在走進越來越多人的視野。

“人老了,就是會記性不好”。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對這樣的現象存在一些誤區。“老糊涂”的背后,不只是身體機能的衰退,也有可能是記憶和認知能力的喪失。有專家表示,以當前的醫學條件來推斷,到2050年全世界會有超過1億人患上阿爾茨海默病﹔在8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平均1/3的人有發病的可能。從忘記別人說過的話、重復自己的話,到視覺能力下降、情緒變得急躁,阿爾茨海默病不僅蠶食著寫滿記憶的過去,也吞噬了充滿希望的未來。

或許,“記憶的橡皮擦”這種美好的形容聽起來並不猙獰,但現實中的遺忘卻是另一番掙扎。

可能忘記了眼前的大人是誰,但卻永遠記得他小時候最心心念念的禮物﹔或許不記得身邊朝夕相處的老伴了,但卻會在不知不覺中熟悉最貼心的陪伴。

有醫生這樣描述病症:病人在前三年可能不知道方向,中間三年不知道時間,最后三年失去了人的生存能力。但是,縱然記憶被病魔撕裂得支離破碎,即使悲哀、孤獨和不安充斥著生活,但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仍然能感覺到愛與被愛。正因如此,他們或許正在遺忘世界,但世界不能遺忘他們。

在一些地方,老年痴呆被視為自然衰老的結果﹔對一些患者,老年痴呆被當做矯情做作、無理取鬧的表現。這種長期存在的“污名化”和“病恥感”,不僅阻絕了溝通的可能,而且耽誤了治療的黃金期。一名醫生說,“我們關節不舒服、心臟不舒服,大腦都會察覺出這些疾病。但如果大腦出現疾病,要靠誰來察覺呢?這時候,就需要我們身邊人來察覺。”可以說,阿爾茨海默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它的輕視和誤解,困難的是無人知曉的抗爭。從這個角度看,加強關於阿爾茨海默病的科普,或許是幫助老人走出泥潭的第一級台階。

隻要生命還在,我們就應該尊重生命的價值。所以,這不僅是一場與疾病的抗爭,也是一種時間和耐心的考驗。不管是冷漠還是狂躁,無論是悲傷還是喜怒,患者飽受認知障礙之苦,家屬往往也要經受難以想象的痛。但是,陪伴是最深的長情,寬容和理解是最有效的藥物。在這場關於記憶的反復拉鋸裡,絕不能輕言放棄。

在一位作者的筆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世界清澈潔淨:在他們的大腦裡,好像下了一場雪,最后是“白茫茫的一片大地真干淨”。或許,我們並不知道這場雪何時降臨,但我們唯一能確定的是,大雪紛紛時給予足夠的溫暖,這是我們最力所能及的事了。

(責編:董曉偉、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