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任仲平:千磨萬擊還堅勁
——抗疫斗爭鑄就偉大精神
(一)“丁零零——”
菁菁校園裡,久違的上課鈴聲再次響起。9月1日晚,“開學第一課”如期而至。“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登上“雲講台”,帶領孩子們重溫中國剛剛走過的那段非凡歷程。
“這就是我們的國家,首先抓住人的生命是第一寶貴的。”“我一定要為我們的病人、為我們的城市、為我們的國家筑起一道生命的長城!”“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深情的講述,有力的話語,讓更多人在這個特殊課堂裡,感受到使命的召喚、精神的激蕩。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歷程,是人類與疾病斗爭史上的奇跡,更是人類精神所演繹的動人篇章。一場可歌可泣的抗疫斗爭証明,英雄的中國、偉大的人民,堅不可摧、不可戰勝!
以生命至上匯聚合力,以舉國之力對決疫魔。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黨中央統籌全局、果斷決策,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取得了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大戰略成果。今天的中國,城市車流如織、鄉村谷米滿倉,校園書聲琅琅、工廠機器轟鳴,960多萬平方公裡的大地上涌流著不竭的生機與活力。
“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展現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贊譽。”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國各族人民風雨同舟、和衷共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廣為弘揚,涌現出大批英雄模范,鑄就起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精神防線,充分展示了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充分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力量。”
千磨萬擊還堅勁,越是艱險越向前。從寒冬到金秋,從武漢到全國,這是對每個人的考驗,也是每個人的戰斗。一次逆行,一種職責,一腔熱忱,一份心意……無數雙手握在一起,涓涓細流匯成大海。在這場嚴峻斗爭中,中國人民不僅贏得了重大勝利,更以億萬人團結一心的奮斗,凝聚起一個民族的精神偉力。
(二)“令出如山”“生死阻擊”“堅強防線”……最近,6集紀錄片《同心戰“疫”》播出。從平地驚雷到山川肅靜,從八方馳援到同向同行,從曙光乍現到山河無恙,一個個畫面,一幕幕場景,鐫刻著一個民族的風雨無阻,烙印著一段歲月的蕩氣回腸。
回顧抗疫歷程,這樣的鏡頭感人至深——
“本來想是讓大家過個好年。現在疫情形勢緊急,不得不把大家召集起來,一起來研究部署這個問題。”1月25日,農歷正月初一,中南海懷仁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習近平總書記表情凝重,“大年三十我夜不能寐。”
“我相信,通過這次抗擊疫情斗爭,武漢必將再一次被載入英雄史冊!”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漢東湖新城社區,“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的聲音此起彼伏。
“我提出,湖北代表團一定得來一下。你們是湖北6000萬人民的代表,我要看望一下大家。”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現場掌聲如雷。
……
心系荊楚大地,統籌戰疫大局。習近平總書記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截至5月底,主持召開了14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4次中央政治局會議等會議,因時因勢調整防控策略,進行全面部署﹔突出強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明確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准施策的總要求﹔隨時作出重要指示和重要批示,對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軍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等提出要求﹔在北京就社區防控、抗疫科研攻關等進行考察,親臨武漢一線視察慰問指導,給奮戰一線的醫護人員、科技工作者和廣大干部職工送去關懷和溫暖﹔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特別峰會等國際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與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通電話,表達中國防控疫情的決心和信心、與各國攜手戰疫的責任和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時刻牽挂著人民、牽挂著患者,時刻關注著疫情發展、指揮著戰疫進展,真摯的為民情懷、堅定的必勝信念、勇毅的意志品質、科學的決策部署、寬廣的世界胸懷,激發了億萬人民強勁的士氣、昂揚的斗志,打響了一場氣壯山河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回顧抗疫進程,這樣的話語激蕩人心——
“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
“人民生命重於泰山!隻要是為了人民的生命負責,那麼什麼代價、什麼后果都要擔當。”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
一切以挽救生命為重,一切為挽救生命讓路。這樣一組數字讓人震撼:作為全國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和決勝之地,武漢確診患者總體治愈率達94%,湖北成功治愈3000余位80歲以上、7位百歲以上患者﹔全國重症患者人均治療費用超過15萬元,一些危重症患者治療費用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全部由國家承擔……有國外學者由衷感嘆,“這是地地道道的人道主義”。不放棄一名患者,不放棄任何希望,正是這樣珍惜生命、愛護生命、尊重生命的追求,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跡”。
真誠關懷每一個生者、衷心尊重每一個生命、全力拯救每一個病患,中國抗疫斗爭閃耀的人性光輝,在病毒肆虐之時,喚起了團結的願望,傳遞著溫暖的力量。在這場艱苦鏖戰中,人們看到了一個政黨“視民如傷”的熾熱情懷,看到了一個國家“人民至上”的價值堅守,看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看到了中國共產黨應對風險挑戰的堅強領導能力。
(三)3月5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醫生劉凱在護送病人做檢查途中,讓住院近一個月的87歲老先生欣賞久違的落日。志願者甘俊超用手機拍下這一幕:那指向暖陽的手,標注的是希望﹔那相互依靠的背影,代表的是堅強。
4月26日,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那感動無數人的身影,匯入萬千英雄的人民,共同托舉起生生不息的春天。武漢,這座屈原留詩、岳飛屯兵、辛亥首義的城市,以危難時刻爆發出的不屈力量,成為中國抗疫斗爭的精神坐標。
歷史前行的每一步,無不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動。往古,歲月長河凝結下民族精神,讓中華文明傳承數千年而不絕、縱橫上萬裡而不散,日新又新、亙古亙今﹔今來,百年滄桑砥礪著家國情懷,讓中華民族穿越戰爭的烽火硝煙、走過創業的篳路藍縷、歷經改革的大潮澎湃,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當生命遭遇寒冬,當民族陷入危難,總有這樣一種精神,在大難中生根,在苦難中磨礪,在艱難中成長,激勵我們不斷奮起、勇毅前行。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全國上下步調一致,億萬人民攜手並肩,展現出強大的精神力量,凝結成不屈的民族精魂。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是滿頁的紅手印旁,寫下“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鏗鏘與豪邁﹔是84歲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逆行趕往武漢的堅毅與剛強﹔是“鐵人”張定宇不顧身患漸凍症,奔忙在戰疫一線的無私與無畏﹔是方艙醫院裡,病人靜靜看書和翩翩起舞的從容與樂觀﹔是大雪紛飛時,基層工作人員全身皆白依然堅守崗位的責任與擔當……
斗爭越是艱險,精神就越顯偉大。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頑強拼搏,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醫者仁心,人民子弟兵忠於黨、忠於人民,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等堅守崗位、日夜值守,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深入一線,廣大志願者等真誠奉獻、不辭辛勞,武漢人民堅韌不拔、高風亮節,全國人民眾志成城、頑強拼搏……這是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英雄本色,這是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這是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崇高品格,這是把握規律、崇尚科學的求實態度,這是開放合作、命運與共的寬廣胸懷。這一切,匯聚成疫情防控中的偉大精神,構筑起中華民族的又一座精神豐碑。
(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信心百倍地打好這一場阻擊戰、總體戰,打好這一場人民戰爭。我們一定要樹立信心!一定會勝利的!”面對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防控斗爭,中國人民展現出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英雄本色,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每一個面孔,都折射醫者仁心﹔每一個眼神,都閃耀人性光輝”。面對攝影師的鏡頭,馳援武漢的4.2萬多名白衣戰士們脫下口罩、綻放笑容,留下最打動人心的肖像。這些被口罩勒出印痕磨破皮的臉,如春風一樣和煦,如陽光一樣燦爛,給人以溫暖,給人以力量。疫情防控中,他們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頑強拼搏、日夜奮戰。8月19日中國醫師節,習近平總書記深情點贊廣大醫務工作者為抗擊疫情付出了艱苦努力、作出了重大貢獻,“彰顯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贏得了黨和人民高度評價”。
英雄者,國之干。“直接上,沒有多的話說,就是上”“我們真的沒有想過成為英雄,只是希望每個人都好”……紀錄片《生死金銀潭》,連續跟拍武漢金銀潭醫院36個日夜的生死時刻,呈現疫情風暴點的緊張與焦灼,記錄醫務人員的大醫精誠、仁術仁心。“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做研究攻克病毒”,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95后”護士李慧如此義無反顧﹔“病人將生命托付於我們,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奮戰到底”,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成立“插管”“護心”“護肝”等8支救治小分隊,誓言“決不負生命之托”……勇往直前以赴之、殫精竭慮以成之、舍生忘死以從之,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廣大醫務人員點亮了生的希望、愛的明燈。
天花、鼠疫、非典、埃博拉、新冠肺炎……人在疫病面前或許顯得渺小與脆弱,但恰恰是永不言敗的精神,成就了人的偉大與崇高。8月28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家級表彰擬表彰對象公示,1500名個人、500個集體,標注著中國人民面對病毒時的精神高程。沒有后退隻有沖鋒,沒有妥協隻有戰斗,這就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這就是中國人民戰勝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屈服的大無畏革命氣魄。
(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打贏疫情防控這場人民戰爭,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面對這場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斗爭,中國人民展現出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
這樣的數字讓人震撼——400多萬名城鄉社區工作者,織密65萬個城鄉社區防控網﹔7955.9萬名黨員自願捐款83.6億元支援疫情防控工作,396名黨員干部因公殉職﹔今年上半年,169名民警、86名輔警犧牲在崗位上﹔來自全國各地的4萬名建設者晝夜奮戰,隻用了短短十多天建成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每當有大災大疫襲來,團結一致、共渡難關總是發自內心的共同信念,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總是成為義無反顧的集體行動。
這樣的場景讓人感動——北京龍澤苑社區居委會8名工作人員,敲門核實5700多名居民,每天查驗出入証2000多人次﹔蘇州的袁傳偉一個人扛起一整條生產線,咬牙堅持16天,生產完成200套消毒設備﹔美國洛杉磯的幾位年輕僑胞,湊錢買了8.5萬隻手套、1000個N95口罩捐贈武漢,被告知國內清關必須留名后,他們留下4個字:“中華兒女”……微光點點,聚而成炬﹔累土不輟,丘山崇成。每一個普通的個體,都成為抗擊疫情的戰士!
困難面前,每個人都是同舟者。我們同心同德、和衷共濟,展現出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深沉的愛國主義精神。協同作戰、對口幫扶,華夏大地上涌動著的,是同氣連枝的人間大愛﹔南下北上、東行西進,將舉國上下擰成一股繩的,是患難與共的家國情懷。詩人吉狄馬加寫道:“讓我們用成千上萬個人的意志/凝聚成一個強大的生命,在穹頂/散發出比古老的太陽更年輕的光”。無數個“我”組成“我們”、無數個“小家”組成“大家”,集聚起團結如一人的強大合力,書寫了氣勢磅礡的戰疫篇章。
2月1日晚,一個父母都是新冠肺炎患者的新生兒,在武漢協和醫院降生。醫生給他取了個乳名——“小北龍”,因為是湖北和黑龍江兩地醫生並肩作戰,才讓他健康誕生。“小北龍”第一聲響亮的啼哭,見証生命的生生不息,更見証風雨同舟的中國精神、守望相助的中國力量。
(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這場保衛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斗爭,中國人民展現出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崇高品格,彰顯了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讓我們由衷致敬湖北和武漢人民!壯士斷腕,浴火重生,76天“封城”,這座江城交織著多少悲壯和光榮、犧牲與奉獻,“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6萬余名武漢醫務工作者與病魔殊死較量,4.45萬名黨員干部職工下沉到1.38萬多個社區網格,1.9萬名民警晝夜值守,3.6萬名“城市美容師”堅守崗位,千萬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每扇緊閉的門窗背后,都是特殊的戰斗!
讓我們由衷感佩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防控人員!疫情防控期間,有人拍到一張“藥袋人”的照片:武漢江岸區惠民苑社區網格員豐楓,幫社區居民拿了近100份藥,箱子裝不下,就把藥袋子串起來挂在身上。測體溫、搞消殺、清垃圾,上門排查、電話詢訪、健康登記,代買藥品、保障生活、心理疏導……面對千家萬戶、千頭萬緒,廣大社區工作者盡職盡責、盡心盡力,筑起了抵御疫情的嚴密防線。
讓我們由衷感謝奮戰在抗疫各個崗位的每一位普通勞動者!一家外媒發布“抗疫群像”時,中國的外賣騎手高治曉登上封面,報道稱這些外賣騎手有“非凡的使命感”。點點星光,點亮銀河。扎根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生產的工人,主動捐獻血漿的新冠肺炎康復者,參與疫苗臨床試驗的志願者……為國為民,大疫之中有大義﹔一片丹心,無私奉獻顯崇高。
有病人離世,一位年輕醫生哭著說,“是不是我們不夠努力,在哪個環節犯了錯誤才這樣?”有護士被感染,暗自落淚,同為護士的吳靜寫道:“姑娘別哭,我們是‘提燈者’,腳下一直會有光明。”擔當起自己的擔當、肩負起自己的肩負、奉獻出自己的奉獻,搏擊病魔的中國人民、舍生忘死的中國人民、勇敢堅定的中國人民,每個人都是“提燈者”。
(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面對這種情況,越要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面對這場人類同重大傳染性疾病的斗爭,中國人民展現出把握規律、崇尚科學的求實態度,彰顯了中華民族的科學精神。
8月31日,一件特殊的藏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健康碼系統的第一行代碼。時間撥回到2月5日凌晨5點,首版健康碼誕生后,就開始了每半小時一次迭代的優化。從最初的掃碼填報,到之后的自動生成,再到現在的掃碼登記,從第一行代碼開始,科技成了中國抗疫的利器。在抗擊疫情的斗爭中,我們秉持科學態度、尊重科學規律、堅守科學認知、實施科學舉措,讓科學精神的陽光穿透疫情陰霾的籠罩,匯聚起戰勝疫情的堅實力量。
要戰勝疫情,必須科學地防、科學地控、科學地治、科學地管。我們以巨大勇氣和決心,果斷關閉離漢離鄂通道,遏制病毒擴散﹔我們以強大的動員能力,扎牢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疫情防控網﹔我們集中隔離收治“四類人員”,確保應收盡收、不漏一人﹔我們以令世人驚嘆的速度建設專門醫院、改建方艙醫院,實現從“人等床”向“床等人”的轉變﹔我們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醫並重,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90%以上……從控制傳染源、救治被感染者,到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再到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我們一步步摸索傳染病防控規律,將科學精神、科學方法落實到疫情防控方方面面。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爭有兩條戰線,一條是疫情防控第一線,另一條就是科研和物資生產,兩條戰線要相互配合、並肩作戰。”疫情防控期間,一系列應急科研攻關迅速展開。從研究病毒來源和傳播特點,到制定優化臨床救治方案﹔從以創紀錄短的時間甄別出病原體,到率先研制出核酸檢測試劑﹔從先后8次更新診療方案,到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從科學分析疫情傳播規律及影響因素,到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加強人員排查、監測……眾多“硬核”科研成果,為贏得疫情防控斗爭提供了有力支撐。
“這是一個需要事實而不是恐懼的時刻,是需要科學而不是謠言的時刻”,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這樣描述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科學技術是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尊重科學、相信科學,依靠科學、運用科學,人類戰勝疫情的希望之光,就能越燃越亮。
(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國際社會最需要的是堅定信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染性疾病的斗爭”。面對這場疫情防控的全球阻擊戰,中國人民展現出開放合作、命運與共的寬廣胸懷,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國際主義精神。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我們不會忘記,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俄羅斯飛機載著救援物資飛抵武漢,巴基斯坦捐出全國醫院庫存口罩,蒙古國向中國捐贈3萬隻羊……我們不會忘記,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點亮“中國紅”為湖北、為武漢祈福,來自不同國度、擁有不同膚色、說著不同語言的人們,表達共同心願:“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世界幫助中國,中國也回饋世界﹔中國感謝世界,世界也感謝中國。面對這場全人類與病毒的戰爭,中國克服自身巨大困難,為國際社會雪中送炭。從與180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經驗,到派出30多支醫療專家組,向150多個國家和國際、地區組織提供醫療物資援助﹔從承諾待中國新冠疫苗研發並投入使用后,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到在華設立全球人道主義應急倉庫和樞紐﹔從建立30個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到落實“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中國強力的舉措、英勇的付出、巨大的犧牲、艱難的探索,維護了本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為全人類作出了貢獻。
對一些基於傲慢與偏見的雜音,中國從容豁達、以德報怨,體現了中華文化孕育的君子之風和大國氣度。中國行動、中國力量,展現出一個大國的國際主義情懷,展現出中華民族的人道主義擔當。在這個命運與共的“地球村”,“文明與病毒之間,隻隔了一個航班的距離”。面對人類共同的危機,秉承什麼樣的理念、採取什麼樣的行動,至關重要。中國人民深知“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唯有團結協作才能戰勝這一公共衛生安全挑戰,“隻要我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夠徹底戰勝疫情,迎來人類發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大道不孤,人類必勝。比利時鋼琴家尚·馬龍為武漢創作的公益歌曲《黎明的編鐘聲》裡,有這樣一句中文獨白:“夜走了,天亮了,天空和鐘聲一同醒來了,櫻花在溫暖的春風中飛揚,武漢,我們在等你”。今天,疫情的陰霾仍未散去,讓我們一起等待醒來的鐘聲在這個藍色的星球敲響。
(九)3.2%,由負轉正!7月16日,一份亮眼的“半年報”,勾勒出中國經濟V型反彈的曲線,相比一季度,二季度增速提高了10個百分點。穿越風雨,鏖戰病魔﹔山河無恙,人間平安。“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當此之際,正需要我們從抗疫斗爭中凝聚精神力量,激發萬眾一心向前進的奮斗偉力,去滌蕩一切陰霾、去戰勝各種困難、去實現既定目標。
讓我們激揚這堅強的意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2020年,這個極不平凡的年份,注定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鐫刻下深刻的印記。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庄嚴承諾。“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現在正是咬緊牙關的時候,正是屏息聚力的時候,正是比拼意志的時候。若干年后,當人們回望2020年這場抗擊疫情斗爭,一定會震撼於我們戰風斗雨的鋼鐵意志、勇往直前的頑強斗志、錨定目標的堅定決心。就是在武漢封城整整一個月之后的2月23日,黨中央召開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拿下脫貧攻堅最后的堡壘,奪取全面小康最終的勝利,路在我們腳下延伸。把抗擊疫情的精神轉化為埋頭苦干、艱苦奮斗的實際行動,轉化成萬眾一心、攻堅克難的堅定信心,我們留給后人的,將不僅是一個繁榮發展的國度,更是一個民族不屈不撓的奮斗。
讓我們發揚這豪邁的氣概,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大步向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不僅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在抗擊疫情中鍛造的精神風貌、涵養的精神氣質,必將成為我們駕馭復雜局面、戰勝困難挑戰的精神財富。眺望民族復興航船的“桅杆尖頭”,此時此刻,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船到中流、人到半山”的艱險。對於今天的中國來說,向民族復興的每一步邁進,都是一次知重負重的艱難攀爬,都是一次披荊斬棘的闖關奪隘。我們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從苦難的土壤裡汲取經驗和智慧、在自強的信念中凝聚勇氣和力量,中國人民一定能,中國一定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隻要緊緊依靠人民,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結崇高的價值追求,積蓄強大的精神能量,億萬人民向著未來出發。我們深信,中國終將徹底戰勝疫情,這是確定無疑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這是一定會勝利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必定要實現的!
(十)“致敬從未被苦難馴服的我們”。前不久,集納66封書信的《戰“疫”書簡》出版發行,留存尺素中的深情,照見寸心間的大愛。
“為了千千萬萬家庭歲月靜好,該你扛事兒的時候,就得去扛。”這是山東母親陳虹對援鄂兒子的囑托。“我實在不能在這關鍵的時候放棄我的團隊當個逃兵。”這是社區工作者張穎潔對獨自在家兒子的歉疚。“武漢,我的江城。我要你在自此之后的漫長歲月裡,平安,歡喜。”這是重慶援鄂醫生王越對英雄城市的表白……無數這樣的舍與得、這樣的情與義、這樣的淚與汗,凝結成不屈的精神,留存於黃鶴樓頭的白雲悠悠、珞珈山上的芳草萋萋,留存於大江大河的奔涌、日升月落的永恆。
“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奔向大海的河流,跨越高山險關、歷經沖波逆折,但奔騰向前的勢頭不變。中國人民無畏,中華民族無懼,在民族困厄之際,歷史會記住每一朵翻騰的浪花,會記住每一條血性的江河,會記住他們曾經怎樣在吶喊中奔流向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一個民族能承受多少苦難,她的未來就會有多麼壯麗。無私、無畏、無悔,大勇、大愛、大義……中華民族在經受巨大考驗時迸發出的偉大精神,豐富著中國精神、民族精神的內涵,必將匯聚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澎湃勢能。在抗疫中寫下不朽篇章的中國人民,也必將在前進道路上創造新的更大輝煌!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07日 0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