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三個優先”,推進經濟社會加快重振發展

——“科學處理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發展的關系”系列之六

尹深

2020年08月07日13:30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7月份,中國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繼續回升,連續5個月位於榮枯線以上﹔二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3.2%,增速比一季度躍升10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56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2.7%……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國在短時間內讓經濟步入穩定復蘇軌道,殊為不易。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充分彰顯了國家經濟的強大韌性和顯著制度優勢。

當前,在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如何鞏固擴大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成果,考驗著各地各部門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善弈者謀勢。面對依然復雜嚴峻的形勢和較大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推進經濟社會加快重振發展,要以“三個優先”為抓手,立足實際、統籌兼顧,穩中求進、乘勢而上。

科學、系統、精准推進復工復產,要優先保障發展中小微企業。中小微企業是促進經濟增長和支持就業的重要力量,關系億萬家庭的就業與生計。截至2018年底,我國中小微企業數量已超過3000萬家,個體工商戶數量超過7000萬戶,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可以說,幫扶中小微企業,就是在穩增長、保就業。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整合資源開拓市場,必須想更多辦法、出更多實招,讓紓困政策加快落地,讓“輸血”激活“造血”,讓更多中小企業扛得住、活下來。

科學、系統、精准推進復工復產,要優先發展重點產業鏈。“要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更加注重補短板和鍛長板。”近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一系列部署為中國下半年經濟工作指明方向。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事關我國產業和經濟安全。推進經濟社會加快重振發展,要圍繞建設產業鏈、補充產業鏈、強壯產業鏈,鞏固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強化關鍵環節、關鍵領域、關鍵產品保障能力。同時,受疫情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諸多改變,對企業發展提出了新挑戰,也帶來了新機遇。市場主體應適應這一發展趨勢,抓緊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提升產業競爭力。

科學、系統、精准推進復工復產,要保障一些重點企業、重點產業優先復蘇。制造一個商品不難,而打造一個市場則需要付出長期努力。比如,受疫情影響,一些在湖北生產的國內國際市場商品供應出現短供、斷供問題,倘若長時間得不到解決,湖北商品就會被擠出部分市場。為此,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隻有重點突出,才能帶動全方位工作的推進。廣東為620家重點企業落實“一對一”服務,累計助其新招員工超過14萬人﹔北京上半年向疫情防控重點企業發放貸款408.5億元……從各地實踐來看,推進經濟重振,必須從保住市場、鞏固市場、壯大市場出發,以政府資金補助、金融政策支持等方式,引導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進入健康發展的狀態,穩住國內外市場。

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經過多年高速發展,中國經濟發生深刻變化,這是中國應對風雨挑戰的信心和底氣所在。船行中流更奮楫。下好“先手棋”,打好“組合拳”,確保宏觀政策落地見效,一定能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一定能進一步鞏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 

相關鏈接:

人民網評:破解“三難”,有良方才能跑出加速度

人民網評:壓實“四方責任”,落實“五有三嚴”

人民網評:常態化防疫,必須“一手撐傘,一手干活”

人民網評:成果來之不易,要長時間繃緊防疫之弦

人民網評:“三個精准”,確保疫情不反彈、防護不過度

(責編:尹深、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