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成果來之不易,要長時間繃緊防疫之弦

——“科學處理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發展的關系”系列之一

嘉佑

2020年08月02日14:07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新冠病毒突襲人類,在這場與新冠病毒的“遭遇戰”中,中國人民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也為全人類抗擊疫情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黨員干部沖鋒在前、英勇奮戰,醫務工作者白衣執甲、逆行出征,人民子弟兵聞令即動、勇挑重擔,廣大群眾眾志成城、踴躍參與,科研工作者矢志創新、勇攀高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努力下,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這一成果來之不易,讓人備受鼓舞,必須倍加珍惜。

當前,中國的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決定性成果,但不意味著決定性勝利。近來,新疆地區、遼寧大連、香港地區等都有新增確診病例出現。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今后一段時間,在國內出現散發甚至局部聚集性疫情,或將成為常態。因此,對可能發生的疫情,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麻痺大意、疏忽懈怠。

之所以必須繃緊防疫之弦,一個重要前提是關於新冠病毒還有很多未知因素。人們雖然與新冠病毒進行了“交手”,但是對病毒來源、致病機理、疾病全貌、病程特點、流行規律等,還只是初步認識,遠遠談不上深刻把握。作為人類歷史上最難對付的病毒之一,它在很多方面超出了人類認知。正是這種未知性與不確定性,讓疫情的發展與變化也充滿了一些新發特點與偶發特征。可以說,我們還遠沒到戰勝病毒、高枕無憂的時刻,越是如此越不能鬆勁、鬆懈、鬆動。

守好戰“疫”成果、繃緊防控之弦,必須克服出現的盲目樂觀、盲目自信的心態。縱觀近來,一些地方防控工作存在精力分散、工作懈怠的現象,降低了防控標准、放鬆了防控要求,比如檢測體溫“虛晃一槍”、查看健康碼“一掃而過”、填報出行信息“可有可無”等等,都是可能引發問題的隱患。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低風險不等於零風險。包括醫院、社區、公共場所、個人家庭等在內的社會各個環節的防控工作絲毫不能掉以輕心。要繼續做到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切實把防疫的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必須時刻在路上、始終在狀態。

守好戰“疫”成果、繃緊防控之弦,必須清楚,不是疫情來時繃“一陣”,而是常態化防控繃“長久”。當前,做到從“無疫狀態”向“適應疫情長期存在”轉變、從“無疫發展”向“帶疫發展”轉變極其重要,這是謀劃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戰“疫”已經從“遭遇戰”變成了“持久戰”,隻有做好長時間防控與長時間應變的准備,才能做到有備無患、防患未然,這是在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中贏得主動的關鍵。

守好戰“疫”成果、繃緊防控之弦,也要看到,在全球疫情沒有得到全面有效遏制的背景下,全球疫情仍將此起彼伏,大流行態勢或將持續。由輸入引發的傳播風險不容小覷,也須長久地緊盯不放、嚴防死守。

“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斗大的風”。隻要切實提高風險意識,樹牢底線思維,持續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我們就能捍衛好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責編:仝宗莉、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