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投訴蟬聲擾民 為何如此“不解風情”

 針未尖

2020年07月23日08:01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投訴蟬聲擾民 為何如此“不解風情”

  隨著天氣漸熱,樹間的蟬鳴聲也越發高昂。可這夏日蟬鳴,有人覺得是樂聲,有人卻覺得是煩惱。近日,有四川成都市民撥打網絡理政平台反映稱,自家附近的樹上知了(蟬)聲音太大,已經嚴重擾民。樹上蟬鳴,究竟是夏日樂章,還是擾民噪音?此事引發熱議。(7月22日《成都商報》)

  “六月初七日,江頭蟬始鳴。石楠深葉裡,薄暮兩三聲。”說起對夏日的感覺,自然少不了樹上的聲聲蟬鳴。蟬,是從古至今的文人藝人創作詩詞歌賦時普遍愛用的意象,古詩有“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清幽意境,現代歌曲有“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的活潑場景。然而,現代都市人對蟬鳴的看法莫衷一是,有人認為蟬鳴是擾民的噪音,有人認為蟬鳴讓城市有了生命,這是自然的聲音。

  蟬鳴聲到底算不算是擾民的噪音呢?當然不算。蟬本來就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作為野生動物,鳴叫是它們的天性之一。在夏天,有樹的地方幾乎都有蟬鳴,夏天是蟬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光。因此,我們應該學會習慣有蟬鳴相伴的日子。人與自然親和,人和動物友好相處,是大自然平衡諧美的前提,在虫鳴鳥叫的自然奏鳴曲中生活,誰說虫鳴不是歌?

  更何況,蟬也被比喻“環境檢測員”,喜歡待在環境好的地方。城市蟬的數量多、叫聲響,從側面証明城市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生活環境越來越宜居。這既是全社會一起努力的結果,也是大自然的和諧饋贈。身居其中的我們,應為居住環境的大力改善而欣喜。居住地環境改善,水源變好,引來蟬等野生動物是自然現象,豈有控制蟬鳴的道理?

  2017年,有海南三亞市民因其居住的小區靠近河邊,每晚有大群青蛙吵鬧,向有關部門投訴“蛙聲擾民”。 隨后,環保部門回復稱,“青蛙叫並不違法違規,並不能對此作出處理”。無論是投訴蛙聲擾民,還是投訴蟬聲擾民,其實都是“不解風情”。夜伴蛙聲入眠,晨隨雞啼起床,窗外的蟬鳴陪伴我們度過悠長的夏日午后……這些是我們的鄉愁,也是我們對田園生活的期盼。

  對於市民“不解風情”式的投訴,相關部門既沒有充耳不聞,也沒有嘲笑諷刺,而是認真回復。一方面,噴藥會傷害到蟬以外的生物,影響鳥兒來樹上覓食,進而影響市民的生活環境,乃至整個生態鏈。另一方面,正值夏天,人行道還需要樹蔭來遮擋陽光,通過修枝來減少蟬的數量,作用有限。如此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頗具行政智慧。

(責編:仝宗莉、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