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人民日報:落實“六保”任務  穩住經濟基本盤

王一鳴
2020年07月17日04:5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六保”著力於兜住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底線,是底線性要求,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隻有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幫扶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保障糧食能源安全供應、提高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平和競爭力、保障基層公共服務,才能穩住經濟基本盤。守住“保”的底線,拓展“穩”的局面,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

  

  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世界經濟深度衰退,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4月17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加大“六穩”工作力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是黨中央審時度勢,著眼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至關重要。‘六保’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重要保証。”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加大“六穩”工作力度的同時,扎實落實“六保”任務,兜牢基本民生底線,穩住經濟基本盤,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

  落實“六保”任務意義重大

  落實“六保”任務,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內在要求,是堅持底線思維、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的有效舉措。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但也要看到,疫情不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沖擊,也給民生保障帶來困難和挑戰。越是遇到困難挑戰,越要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堅決兜牢基本民生底線,努力辦好群眾關切的事情,就能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把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共同戰勝前進中的困難和挑戰。

  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內在要求。隨著我國復工復產達產逐步達到正常水平,疫情對供給側沖擊已接近修復,但受外部需求大幅萎縮等因素影響,需求側的恢復仍面臨較多困難。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擴大內需是有效對沖外部影響的立足點,必須堅定不移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六保”既拉動消費,又促進投資。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基層運轉,有利於把被疫情抑制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培育壯大起來,穩定擴大居民消費,合理增加公共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有利於拉動投資需求,培育更多新增長點,發揮投資對經濟發展的關鍵性作用。落實“六保”任務,才能有效擴大國內需求,更好釋放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巨大潛力,為經濟恢復和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的有效舉措。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面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困難、新挑戰,必須堅持底線思維,既保持定力、堅定發展信心,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通過落實“六保”任務,穩定和擴大居民就業,加強對困難群體幫扶,解決中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有利於增強我國經濟的韌性和回旋余地,從容不迫地應對內外環境的復雜變化,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

  深入理解“六保”任務的內涵和重點

  “六保”任務涉及社會民生各個領域,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落實“六保”任務,需要把握工作重點。

  保居民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把保居民就業放在“六保”首位,體現了就業的優先地位。當前,我國就業形勢較為嚴峻,穩就業壓力持續增大。保居民就業,就要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減負穩崗擴就業多措並舉,增強企業穩定和創造就業崗位能力。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動餐飲、商場、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行業復工復業復市,有效幫扶中小微企業,幫助外貿企業拓展市場渠道,著力穩定現有就業崗位。針對部分企業穩崗壓力大和重點群體就業困難,因企因人分類幫扶,增強政策精准性。通過鼓勵發展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提供公益性就業崗位、抓緊開工一批重大工程等,增加新的就業崗位,幫助低收入家庭、農民工等群體就業。通過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擴大基層服務項目招聘等,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這次疫情加快線下場景線上化,對勞動者崗位技能要求發生變化。要抓緊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增強居民就業能力。

  保基本民生。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保基本民生,需要強化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擴大失業保險保障范圍,將參保不足1年的農民工等失業人員都納入常住地保障。擴大低保保障范圍,對城鄉困難家庭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城鎮失業和返鄉人員及時納入低保。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擴大社會救助覆蓋面,把因疫情和因病遭遇暫時困難的人員納入救助范圍。根據物價上漲情況啟動相關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切實保障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

  保市場主體。各類市場主體是居民就業的載體。保住市場主體,才能更好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重點是保中小微企業。幫扶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關鍵在於落實已經出台的階段性減稅降費、減免企業社保費以及延期還本付息和降低利息負擔等政策,並將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讓更多受疫情沖擊、面臨短期困難但能恢復運營的企業存續下來,進而提高生存和發展能力。

  保糧食能源安全。糧食與能源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保糧食安全,需要做到糧食生產穩字當頭,壓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完善農業補貼政策﹔堅持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依靠科技提高糧食單產,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供給。保能源安全,就要保障國內煤電油氣等安全穩定供應,統籌協調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保持供需平衡﹔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氣、電力產供銷體系,提升能源儲備能力。

  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事關我國產業和經濟安全。當前,全球供應鏈體系加快調整,一些國家推進供應鏈分散化,提高“本土化生產”比例,全球供應鏈收縮,區域化、近岸化特征更趨明顯。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一方面需要繼續推進全球 供應鏈合作﹔另一方面需要針對可能出現的“斷供”,做好保障供應鏈安全的應對預案,下決心補短板,培育可替代的供應鏈,拓展國內供應渠道,增強國內替代能力。同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以高水平開放提高國內產業鏈根植性,提升產業鏈安全水平和競爭力。

  保基層運轉。基層有效運轉是保障公共服務和基本民生的前提。疫情給一些地方的財政收入帶來階段性沖擊。保基層運轉,需要加大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對新增財政赤字和抗疫特別國債資金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兜住基層“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底線。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大幅壓減一般性支出,優先保障公共服務和基本民生,加大對困難群體的救助力度。同時,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模式,調動社會資本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性,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並更多用於公共服務領域。

  確保“六保”任務落地見效

  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必須發揮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正確把握“六穩”和“六保”的關系。“六保”著力於兜住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底線,是底線性要求,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隻有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幫扶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保障糧食能源安全供應、提高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平和競爭力、保障基層公共服務,才能穩住經濟基本盤。守住“保”的底線,拓展“穩”的局面,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

  增強政策的協同性、針對性和精准性。“六保”任務相互關聯、環環相扣。提高政策實施效果,必須增強政策協同性,加強統籌協調,形成各方面工作合力。受疫情沖擊影響最大的是困難群體和中小微企業。必須增強政策針對性,加強對重點群體的就業支持,著力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兜牢基本民生底線。落實“六保”任務的政策舉措,如擴大低保和救助范圍、減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房租、強化對中小微企業普惠性金融支持等,必須提高精准性,精准到人、到戶、到企業,才能使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深化改革,更好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這次疫情是一次“壓力測試”。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經濟經受住疫情沖擊的考驗,展現出巨大的韌性和制度優勢,同時也暴露出一些短板。抓住疫情倒逼改革的“機會窗口”,在就業、基本民生、中小微企業發展、糧食、能源、基層運轉等領域,把落實“六保”任務與全面深化改革結合起來,通過改革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有利於進一步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國家治理體系。

  完善機制,激勵基層黨員、干部主動擔當作為。“六保”任務最終都要落實到基層,要求基層黨員、干部主動擔當、真抓實干,以過硬的思想品質和工作作風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要完善基層干部擔當作為的激勵機制,改進干部考核辦法,鼓勵干部用更多時間深入企業、社區,了解群眾需求,研究解決新情況新問題,確保“六保”任務落地見效。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學術顧問)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17日 09 版)

(責編:牛鏞、董曉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