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新知:“智能模擬”助力醫學教育

程雨田
2020年05月06日05: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現象】臨床實踐教學是醫學教育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醫護人員提升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關鍵。為了解決醫護類專業疫情期間技能實訓教學面臨的困難,不少醫學院校大力推進醫學技能在線虛擬仿真教學平台建設。學生可以在平台上完成解剖結構認知、模擬手術、病理認知、護理技術訓練、康復模擬、VR環境下的臨床思維訓練等操作,系統不僅實時糾錯,還能自動形成評價報告。這相當於給學生配備了“一對一”導師,實現了“手把手”教學。

  【點評】

  實踐教學是教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尤其在醫學教育領域,臨床實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一線,從穿脫防護服到吸痰供氧,從胸腔穿刺到氣管插管,規范的高水平操作不僅關乎治療效果,也關系到醫護人員的自身安全。這更加凸顯了重視培養醫學生臨床能力、加強臨床技能全面訓練的必要性。

  現實中,臨床實踐教育還有不小的缺口,重“治”而輕“防”、重“專”而輕“全”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醫學教育師生比不高、臨床實踐教學資源不足等問題在短時間內也難以根治。如何強化醫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實現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重素質的規范教育,成為近年來醫學教育界積極探索和實踐的課題。

  得益於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和雲計算等新技術手段,醫學教育可以變得更加智慧、更為逼真。比如,從燈光、溫度、窗帘等小細節,到仿真模擬操作機等大設備,一間“智能教室”就能模擬出真切的“手術實感”﹔又如,在傳統臨床教學中,CT掃描儀價格昂貴,現在隻需仿真模擬設備、平板電腦和投影儀,就可模擬CT檢查過程,一次性完成CT描述、讀圖、寫病情報告等基本訓練。當醫學教育插上“智能化”的羽翼,既打破了時空限制,也降低了教學門檻。臨床實踐教學資源的供求矛盾得到緩解,醫學教育的質量也有了保障。

  正因如此,醫學教育的智能化建設和應用得到了國家層面的重視。教育部很早就強調“加快推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國家醫學考試中心執業(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新方案中也明確提出,“利用計算機、醫用模擬人和醫用模具等技術,能夠更客觀和規范地考核考生的臨床思維、體格檢查和基本操作等臨床技能”。可以說,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強化實操能力,正在為培養更多合格的醫護工作者按下“加速鍵”。

  從在線仿真訓練到虛實結合訓練,從虛擬場景訓練到臨床診療訓練,醫學教育既是關於思維的鍛煉,也是與操作有關的實踐。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醫學教育的質量更要穩步提升。立足當下,放眼未來,既遵循醫學教育規律、人才成長規律,也發揮技術平台優勢、智能應用優勢,才能讓教育的每個環節更加扎實,讓醫生的成才之路更為廣闊。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06日 05 版)

(責編:馮粒、尹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