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讓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

人民日報新知新覺:創新互聯網時代群眾工作機制

劉  艷
2020年03月11日05: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拓展了國家治理新領域,極大提高了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貫徹群眾路線這一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就要主動適應互聯網發展潮流,完善網上服務民生機制、創新網絡民意收集機制、健全網絡民智匯集機制,從而不斷創新群眾工作機制。

  完善網上服務民生機制。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豐富。互聯網已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重要空間。創新互聯網時代群眾工作機制,需要健全網絡公共服務平台,創新為人民服務的手段、方式、方法,不斷完善網上服務民生機制。應根據互聯網開放、快捷、便利的特點,通過“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文化”等手段,為人民群眾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人民群眾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比如,許多地方都在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借助政務微博等手段推進服務民生工作朝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讓群眾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有效解決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用實實在在的便捷度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又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有關部門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及時分析研判疫情動態、普及科學防護知識,為廣大人民群眾理性認識疫情、做好自身防護提供了有力支持。

  創新網絡民意收集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了解群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密切聯系群眾,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繼承和弘揚這一優良傳統,需要著力創新網絡民意收集機制,在聽民意、惠民生、解民憂中廣泛凝聚社會共識。一方面,應完善網絡民意綜合研判機制,對網民觀點進行梳理,吸納建設性意見,及時廓清模糊認識。另一方面,應健全“網上問政”與“網下施政”聯動機制,將“鍵對鍵”與“面對面”有機結合,以網絡民意為鏡,在網上訪民意、察民情,於網下解民憂,推動各項惠民利民工作做細做實。例如,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人民日報全媒體行動·征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求助者信息”平台及時上線,通過網絡留言、電子信箱等方式收集整理患者求助信息,及時轉交相關地區和部門處理,為一些急需幫助的群眾解了燃眉之急,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與點贊。

  健全網絡民智匯集機制。人民群眾有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互聯網大眾化、扁平化的特征,不僅為人民群眾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提供了寬廣平台﹔而且為黨和政府集中民智、問政於民,更好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提供了便利條件。創新互聯網時代群眾工作機制,在互聯網上拜人民為師,從網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需要健全網絡民智匯集機制,抓好網民參與制度建設、暢通群眾全程全面參與渠道、建立健全廣泛集中民智的決策機制,及時把人民群眾在生產和生活中得出的“金點子”、好辦法匯集起來,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律,提高用網治網水平,推動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

  (作者單位: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浙江工商大學研究基地)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11日 09 版)

(責編:牛鏞、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