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金台隨筆:每一顆愛心都不應被辜負
當我們討論“老人捐款該不該收”、倡導“力所能及的慈善”時,也意味著整個社會對慈善、公益的認識和理解在不斷深化
最近,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老人捐款該不該收的話題引發一些討論。其實,大家關心的不僅僅是老人,包括那些本來生活就相對不富足的人,他們在疫情中的捐贈,該如何看待和對待?
災疫無情,人間有愛。首先必須向這些無私奉獻的人致敬。當被問到為什麼願意拿出自己的積蓄時,很多人說得很平淡:“國家有難,當盡一份力。”而這份力,有的幾乎是個人的全力,這是真正令人動容的地方。很多人聽罷落淚,很多人則開始思考自己能為防控做些什麼。在這個意義上,對此類愛心行為的傳播,不意味著、也不可能是要鼓勵和倡導更多生活拮據的人出來捐款。恰恰相反,它的真正影響在於,不僅讓我們感受到溫情與愛,更激勵有能力、有財力的人行動起來。換句話說,我們無論如何不能忽視了這種捐贈本身的精神價值。
話說回來,感動的同時,怎樣避免捐贈人因超出能力范圍的捐贈而影響生活,是不容忽視的問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有學者認為以慈善為主的“第三次分配”,就是在道德感召下,公民自發完成的資金向需要幫助的人流動的過程。在許多人眼裡,這“第三次分配”就像是一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溫柔之手”,是市場“無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有益補充,有利於縮小社會差距。因此,無論從個人生活還是公共利益的角度出發,都有必要溫柔地攔下那些超出個人能力范圍實施捐贈的好心人,倡導一種“力所能及的慈善”。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前來捐款的老人勸都勸不住,怎麼辦?對於主動獻出的愛心,總不能強制退回吧?同時,又該怎樣准確識別一個人的捐贈符合其收入水平?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僅靠工作人員的洞察、勸說,而必須在制度設計上做一些“線串針眼”的精細活。比如有人建議,可以把老人的捐贈放入信托基金,用年化收益行善,本金則可以撤回,以備老人不時之需。再比如,捐贈機構是否可以和相關部門實現數據聯網,當捐贈名單中出現本就屬於社會救濟的對象時,有針對性地做好勸導和保障工作。任何人的愛心都不應被辜負,更應該被珍惜。要通過精巧的制度設計、細致扎實的工作,讓每一滴善意都能找到其發揮最大能量的方式。
其實,當我們討論“老人捐款該不該收”、倡導“力所能及的慈善”時,也意味著整個社會對慈善、公益的認識和理解在不斷深化。今天,當物質極大豐富、收入普遍提高,怎樣設計出更科學、合理的慈善和公益制度,確保最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同時進一步縮小整個社會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發展起來以后帶來的新課題。
令人欣慰的是,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慈善和公益背后的那種“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早已融入中國人的血液、刻入中國人的基因,也成為這個國家一路走來、戰勝各類風險挑戰的巨大動力。俗話說“危中有機”,疫情又何嘗不是我們解決問題進而推動慈善和公益事業向前發展的一次契機?更深入的思考、更務實的舉措,或許就可以從這次“老人捐款該不該收”的討論開始。
《 人民日報 》( 2020年02月25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