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一線視角·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⑤

人民日報一線視角:以生態留人 靠文化引人

申  琳
2020年01月21日05: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即便是隆冬時節,江蘇常州的太湖灣依然碧波蕩漾,成群的白鷺翩躚於青山綠水間,一派湖光山色。生態美造就了舒適的旅游度假環境,太湖灣如今已成為長三角區域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近年來游客接待量穩定保持在500萬人以上。

  許多來這裡的游客可能不知道,十幾年前,太湖灣生態遭到嚴重破壞:開山採石,33個宕口裸露出大片山體﹔圍網養殖,數以萬計的圍網遍布太湖近岸區域﹔散亂污企業、村庄生活污水、農業面源污染……2002年,常州市武進區率先在太湖之濱建設旅游度假區,重在把旅游業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回首旅游度假區十多年來的開發建設之路,武進太湖灣旅游度假區黨工委書記閔偉明深有感觸:“旅游度假要想紅火,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如果隻盯著賺錢,而不在生態和文化建設方面下慢功夫,最終將會丟掉‘詩和遠方’。”

  不急開發急生態,旅游度假區建設的第一步,就是修復生態。“當年採1噸石頭收2元管理費,現在修復1平方米山體卻要花80多元”,雖然成本高昂,但太湖灣度假區在生態修復上不講價錢。宕口復綠、封山育林的同時,太湖灣度假區拆掉圍網、漁民上岸,對湖區進行大面積生態清淤。加上企業搬遷、居民動遷、污水處理廠建設、道路交通建設等工作,太湖灣度假區用於生態修復和環境改善的資金達到15億元。有付出就有收獲,今天的好山好水已然說明,連續不斷的投入,換來了無比寶貴的生態效益。

  生態環境,建設不易,堅守更難。不是所有人都在短期利益面前能堅守生態底線。太湖灣山水漸美,各種旅游開發投資紛至沓來,太湖灣也有人主張大干快上,但度假區領導班子不為所動、保持清醒,堅持高標准規劃、高水平建設,邀請世界旅游組織進行總體規劃編制,凡是與規劃相沖突的項目,堅決拒之門外。“堅守一片好山水,等得雲開見月明”。如今太湖灣旅游度假區空氣中單位負氧離子含量達到5800以上,鳥兒用翅膀為太湖灣的生態投了票,度假區建設之初難見多少鳥類,而今各種鳥類計有70余種。

  山水略相似、文化各不同。如果說優美生態造就了一個地方的潛力和底蘊,那麼優質文化造就的就是一個地方的氣質和靈魂。優美環境是旅游度假業的基礎,特色文化則是旅游度假業的競爭力所在。在擦亮生態底色基礎上,太湖灣按照度假區總體規劃,著力培育起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項目,力避同質化、厚植個性化,涵養自己的文化特質。在太湖灣,既有富於時代感的環球動漫嬉戲谷這樣的數字文化項目,也有挖掘傳統文化資源的中華孝道園項目,還有與戶外健身休閑文化相結合的露營谷項目。文化吸引力的提煉和再造,讓好生態成為令人向往的“詩和遠方”,促成了生態資源的功能再提升、價值再挖掘,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高品質需求。

  對一座城市的留戀之情,在於良辰美景,更在於文化棲居。以生態留人、靠文化引人,太湖灣旅游度假區積近20年之功專注於生態保護和文化建設,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青山綠水,這個太湖之濱的亮麗底色,成為經濟增長和民生發展的本錢,成為美好生活的源頭活水。

  (作者為本報江蘇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21日 05 版)

(責編:白宇、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