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不能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名放鬆監管”,不是說隻要監管執法力度,不要服務企業的溫度。在切實解決好監管執法寬鬆軟問題的基礎上,各級應急管理部門應當深入落實中央“放管服”改革決策部署,加快應急管理領域行政職能轉變,全面落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監督檢查“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努力提升企業滿意度。
1月6日至7日召開的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提出,要善於運用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全面落實責任制,特別是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方面要有大的突破。要緊緊盯住企業法人和管理團隊,對違法違規行為堅決處理,對嚴重失信企業納入“黑名單”,不能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名放鬆監管,切實解決監管執法寬鬆軟問題。
營商環境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核心競爭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是各地各級政府不懈努力的方向,而保持安全生產穩定向好態勢,是構建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前提。這方面的工作,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2019年,全國安全形勢保持平穩,生產安全事故總量、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保持“三個下降”,自然災害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直接經濟損失佔GDP比重較近5年均值大幅降低。取得如此喜人的成績,各級應急管理部門依法加強監管執法功不可沒。
近年來,各地不斷提高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水平,有效遏制了各類風險隱患。盡管如此,一些問題仍然不容忽視。現實中,仍有少數地方、基層部門沒有把安全生產放在經濟發展的應有位置,甚至把發展經濟與安全生產對立起來,將依法監管與營商環境割裂開來。一些部門對於風險隱患慢作為、不作為,擅自給個別企業違法生產經營開口子、留空當,最終引發了事故。國務院安委會考核巡查組去年在考核巡查工作中指出,“個別地區、個別部門仍然存在‘隻檢查不執法、隻執法不處罰’的現象,執法寬鬆軟的問題仍然存在,未有效運用懲戒制度”。這些問題值得有關地方和部門認真反思和警惕。
“防控重大安全風險,始終是應急管理部門的重大職責使命和重大政治責任”“不能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名放鬆監管,切實解決監管執法寬鬆軟問題”……今年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上反復強調的這些要求,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是各級安全應急管理部門必須增強的共識。“嚴是愛,鬆是害”,安全監管執法“嚴緊硬”看似無情,實則是對企業最大的愛護。相反,監管執法寬鬆軟,看似講人情、重感情,實質上既是對事業不負責,也是對企業不負責。
因此,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樹牢“把風險當隱患把隱患當事故”的理念。要發揚“寧聽罵聲、不聽哭聲”的擔當精神,勇當“黑臉包公”,善於借力現代科技,不斷強化監管效能,對各類安全生產違法行為零容忍、嚴懲戒,不留情面、不搞例外,堅決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
強調“不能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名放鬆監管”,不是說隻要監管執法力度,不要服務企業的溫度。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與優化營商環境並不矛盾——對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加大力度,營商環境更有溫度。在切實解決好監管執法寬鬆軟問題的基礎上,各級應急管理部門應當深入落實中央“放管服”改革決策部署,加快應急管理領域行政職能轉變,全面落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監督檢查“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努力提升企業滿意度。
同時,要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堅持標本兼治,強化源頭治理,主動上門為企業提供貼心、暖心服務,將指導工作做到位。要引導企業未雨綢繆,排查、管控風險隱患,實現防患於未然,將執法服務變成踐行初心使命,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實踐,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