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破解“零工經濟”社保困局,辦法再多一點

吳學安

2019年12月20日08:12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破解“零工經濟”社保困局,辦法再多一點

  從垃圾分類師到單車運維師,從二次元游戲客服到小提琴在線陪練,在40多種新職業裡,近700萬人找到了打零工或全職就業的機會。一場關於產業發展與人才結構的趨勢性變化正在發生。專家認為,過去的社保體系與規則不是按照這個思路設計的,面對今后更加靈活化的就業形態,公共服務不一定能完全覆蓋所有群體,第三方社保服務市場要發揮積極作用。(見12月18日《中國青年報》)

  依托網絡平台,靈活就業者創造的“零工經濟”讓人們的生活日益便利。外賣送餐員、共享單車運維員、網約車司機……這些就業群體如何獲得與自己創造的社會經濟效益相匹配的社會保障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我國還有約一億人未納入社保體系,主要是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就業人員,意味著他們以后可能缺乏基本的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覆蓋率是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指標之一。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和新經濟帶來的新業態,正對現行社保制度改革提出新的挑戰。怎樣讓所有勞動者都能夠參加養老保險,進一步擴大社保覆蓋面,是老有所養面臨的一道難題。一方面,“零工經濟”帶來新就業形態的快速發展,既有效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增加勞動力市場的活力和靈活性,也對已有的勞動、用工、就業、培訓、社保等政策和體制機制,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社保體系提出了巨大挑戰﹔另一方面,不同地區在勞動者權益保護方面的規定存在差異,而“零工經濟”條件下勞動者就業普遍具有靈活性和流動性,如果在不同地區工作,權益保障的難度會進一步加大。

  社保對新業態從業者來說,不該是奢侈品,而應是必需品。因此,有必要在法律層面保障靈活就業群體的合法權益,將“零工經濟”條件下勞動者社會保障寫進勞動法,讓他們在面臨勞動糾紛時能夠進行清晰的身份認定。一方面,要適當調整社會保障體系,引入多元安排,拓展用人單位為主體的社會保障參與渠道,增加勞動者直接參與社會保障的模式﹔另一方面,勞動主管部門可以試行社會保障險種項目制,對不同行業和工種設置不同的社保參與途徑。就當前國情來說,社會保障制度設定,要兼顧考慮提高全民社保的參保水平,尤其是對於靈活就業人員。

  破解“零工經濟”條件下社會保障所面臨的困局,希望辦法更多一點。

(責編:董曉偉、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