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安“清貧”  樂“正道”

郭牧龍
2019年12月17日04: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心有三愛奇書駿馬佳山水,園栽四物青鬆翠竹潔梅蘭。”在位於江西省弋陽縣的方志敏故居,方志敏畫像兩側挂著方志敏青年時期親手寫下的這副對聯,訴說著方志敏同志高雅之情趣、清白之追求。從《清貧》裡“為革命而籌集的金錢,是一點一滴地用之於革命事業”,到《可愛的中國》中“敵人隻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方志敏身上展現出來的為革命甘於清貧、為真理勇於犧牲的崇高品德,至今看來依然令人敬佩、備受鼓舞。

  安“清貧”,樂“正道”,正是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回憶:“我多次讀方志敏烈士在獄中寫下的《清貧》。那裡面表達了老一輩共產黨人的愛與憎,回答了什麼是真正的窮和富,什麼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什麼是革命者的偉大信仰,人到底怎樣活著才有價值,每次讀都受到啟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一代代共產黨人安貧樂道、勇毅篤行,鑄就了輝煌偉業,也鍛造出垂范青史的精神豐碑。今天我們守初心、擔使命,更加需要保持艱苦奮斗的情懷,激發堅守正道的自覺。

  安貧是力量之源,也是對樂道的檢驗。方志敏說得好:“清貧,潔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從戰爭年代“紅米飯、南瓜湯”的樂觀豁達,建設時期“勒緊褲腰帶搞生產”的自力更生,到如今“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踏石留印,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不斷戰勝困難、不斷成長壯大,靠的就是不畏困苦、艱苦奮斗。在生活富足的今天,崇尚艱苦奮斗不是要吃咸菜、喝白粥,而是要保持崇高遠大的追求,拒當不思進取、坐享其成的守業者,保持那樣一股“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的創業勁頭。以民為本,以廉為美,以清為榮,以干為樂,聚合起來的力量一定是誰也無法阻擋的。

  樂道是事業之基,也是對安貧的升華。我們黨是一個有9000多萬黨員、領導近14億人民的大國執政黨,每一個黨員干部理論上是否清醒、政治上是否堅定、信念上是否牢固,關系重大、牽動全局。特別是,“四大考驗”“四種危險”長期存在,如果經不起檢驗,精神“鈣質”就會流失,理想信念就會滑坡,個人追求就會趨於墮落,逐漸陷入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的泥淖,在一片喝彩聲、贊揚聲中喪失革命精神和斗志。“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信仰堅貞、信念堅定、信心堅決,任何時候都應倍加珍視。隻有在培基固本上下足了功夫,不為困難所擾、不為矛盾所惑、不為利益所誘,黨員干部才能練就金剛不壞之身,才會有強大的免疫力、戰斗力。

  荷出污泥而清雅,竹有虛心而高尚,鬆生貧瘠而威嚴。無論什麼時候,“潔白朴素的生活”都不會過時,“願意犧牲一切”的崇高信仰都值得尊崇。共產黨員的安貧樂道,既是艱苦歲月的志存高遠,也是和平年代的知止有定,更是復興路上的凱歌以行。擦亮安“清貧”、樂“正道”的政治本色,必能凝聚起無堅不摧的精神動能。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17日 04 版)

(責編:牛鏞、董曉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