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望海樓·看好2020中國經濟②

海外版望海樓:中國經濟不懼風險挑戰

■ 王俊嶺
2019年12月14日05:4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我們有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雄厚物質技術基礎,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有龐大的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全黨全國堅定信心、同心同德,一定能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發出了中國經濟繼續鏗鏘前行的時代強音。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今年以來,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中國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深化改革開放、從容應對挑戰,最終以積極的發展成果詮釋了中國經濟巨大的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為復蘇艱難的世界經濟吃下“定心丸”、打上“強心針”。

  信心來自對內外形勢的精准把握。“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時,中國沒有跟隨其他經濟體搞“大水漫灌”的強刺激,而是穩扎穩打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今,在中國宏觀經濟的數據中,“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速”“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速”等指標一直“跑贏”總體平均增速,新動能可謂越來越足。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此次會議做出了“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的特征更趨明顯,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等重要判斷,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礎。

  信心來自對發展規律的牢牢堅守。“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愈是面臨風險挑戰之時,愈是凸顯“堅持按規律辦事”之彌足珍貴。會議在強調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同時,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適應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必然要求,緊緊扭住新發展理念推動發展,把注意力集中到解決各種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上”。其著眼點,就在於從根本上解決制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思想觀念、增長方式、動力結構和體制機制等深層次問題,從而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

  信心來自對具體難題的有力舉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在深刻把握宏觀形勢和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此次會議為做好明年經濟領域重點工作拿出了諸多“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比如,對脫貧攻堅,會議明確“政策、資金重點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對房地產調控,會議強調“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對提振投資,會議提出“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制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等。

  除了主觀努力之外,中國經濟的信心更源自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客觀基本面。如今,中國有近14億人口,市場主體已經超過1億戶,國內生產總值總量超過90萬億元,每年城鎮新增勞動力1500多萬,網絡電商上千萬家,同137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龐大的體量、雄厚的基礎、活躍的市場,都將成為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堅實保障。

  亂雲飛渡仍從容。未來,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各項部署的落實,中國經濟將會以更高質量的發展化解風險與挑戰,最終為世界經濟復蘇貢獻更多正能量!

  (作者為本報評論員)

(責編:岳弘彬、董曉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