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互聯網籌款平台“水滴籌”在超過40個城市的醫院派駐地推人員,他們常自稱“志願者”,逐個病房引導患者發起籌款。這些地推員對募捐金額填寫隨意,對求助者財產狀況不加審核甚至有所隱瞞,對捐款用途缺乏監督。
“水滴籌”地推員在醫院掃樓籌款,按照有效單數提成,這種模式跟其他推銷員類似,都是採取陌生拜訪、掃樓、促成等方式,達成簽單。隻不過,與其它商業性行業不同,“水滴籌”是打著公益旗號,進行網絡愛心募捐救助,屬於網友互助模式。可如此以地推掃樓、KPI考核的營銷操作,則就與商業模式沒啥區別了。
據了解,水滴籌打出的標語為“籌款不收手續費”。這就引起公眾的疑問,水滴籌是靠什麼盈利?據水滴籌官方信息,累計籌款金額多達200余億元,資金沉澱帶來部分利息。同時,水滴籌以自動跳轉或鏈接的方式將用戶引流至水滴互助或水滴保,引導用戶購買商業保險,實現流量變現,這也是其收入的一大來源。而且,據水滴互助官方公眾號,水滴互助於2019年3月1日開始收取管理費,這些費用自然也落入了水滴籌的“腰包”。
由此可見,水滴籌並非純粹的公益組織,本質上仍然屬於商業機構。在其所搭建的保障體系裡,公益籌款起到了宣傳效果,並擔負了引流作用,理論上公益籌款發起人越多、籌款額度越高,愛心用戶也就越多,水滴籌流量變現也就越大。
水滴籌打著公益旗號,利用地推籌款牟利的做法,不僅偏離了公益軌道,亦存在管理失職,其放縱地推員亂作為,以及放鬆信息審核、善款用途信息不透明、編造悲情故事等問題,則破壞了公益規則,在這種情況下,水滴籌屢屢被曝光“消費愛心”也就不足為奇了。
近年來,網絡募捐平台頻頻曝出“詐捐”事件,如女子詐捐得錢后炫富,德雲社演員吳鶴臣有車有房也募捐等,均引起了公眾質疑和輿論批評,紛紛要求監管部門加強對網絡募捐亂象的整治,規范平台的募捐行為。這也提醒平台要加強信息審核制度,不能隻顧賺錢而放鬆管理,需要厘清公益與商業的界限,採取合理的分管措施,否則一再上演的“詐捐”事件,會消耗掉公眾的耐心與愛心,最終令平台反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