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你們眼裡的孤島為城市留住了自然

姚華鬆

2019年11月26日08: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你們眼裡的孤島為城市留住了自然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某種意義上,這是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快速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反思與補償。當經濟和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生態保護與環境質量成為新的發展需求,且越來越迫切,和諧的人地關系成為廣泛共識。

這裡分享幾個我到廣州十多年以來和自然的故事。

有空的周末,我會帶上閨女,約上十幾位老鄉爬山。我們爬的山沒有鋪設瀝青或水泥,都是崎嶇不平的山路,一路上鳥語花香,溪水潺潺,遍布各種認識或不認識的動植物。我們都是農村長大的,在山坡放牛,上山砍柴、尋蘑菇,上樹掏鳥窩,用身體感觸自然的氣息,是共同的童年記憶。比起人造景觀,我更青睞自然之美。

這學期的每個周一,我都要去廣州大學城上課,授課雖從下午開始,但我習慣一大早就過去。我最喜歡大學城外環路及水體之間的荒野地帶,這裡沒有硬化道路,滿眼是成蔭的綠植。我不時邂逅一些年長的務農者,他們或是高校退休教師,或是住在大學城幫子女帶娃的“老漂族”,依托近水的便利條件,他們復墾了水邊的空地,耕種各式蔬菜。

“飛地”、孤島、生活服務型設施缺乏,或許是大學城的弊端,但它同樣成就了老人恬靜的暮年,延續了他們在家鄉恪守的農耕生活,是實實在在的鄉村生產與生活方式的異地重置。比起近年來各大城市興起的農業觀光區,我感覺這種耕作狀態更加自然和親切,因為它少了都市化與功利化的色彩,后者往往以盈利、賺錢為目的,充斥了太多的人為痕跡。

最近幾個暑假,我帶孩子們先后去了青海、內蒙、寧夏、雲南、廣西等省份相對原生態的地方。我認為,感受自然與生態之美,親密接觸大自然,是教育的重要范疇。

喜歡自然,當然不只是我的個人嗜好。快速化、機械化、程式化與功利化的都市生活,讓很多人備感壓力,逃離都市的喧囂,親近自然,是許多都市人的真實寫照。

提高城市范圍內原生態的自然環境比例,已成為諸多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共識。從理論研究看,歐美國家先后提出“荒野保護”“重新自然化”“景觀生態學”“再野化”“生態修復”等概念。近年來,不少國家持續推進城市的再野化及生態修復工程,效果顯著。

在新加坡,城市生態廊道建設如火如荼,旨在解決城市裡動植物的棲息權、發展權、移動權以至交配權。通過一系列縱橫交錯的廊道和生態斑塊有機構建的城市生態網絡體系,增強了城市生態系統空間格局的整體性和系統內部要素之間的關聯性,從而有效連接空間分布上較為分散的生態景觀單元。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尤其是土地和空間成為重要城市資本的形勢下,原野、原生態地塊注定越來越稀少,也越來越彌足珍貴。政府部門要多一些生態的思維,理解和領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真諦。良好的生態環境、較高的原野覆蓋率,不僅可以增進城市的生物多樣性,更能消解現代都市人的焦慮情緒,構建和諧的人地關系。那種拼命壓縮綠地面積、一味依賴賣地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即將退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城市經濟集聚化和智能化、城市環境生態化和原野化。人地關系和諧共生,將成為未來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在加大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資金投入,持續推進各級別公園、綠道、棧道等建設的同時,對於被城區包圍的荒山、荒野等自然生態較好的區域,政府宜採取“無為而治”的策略,將相關地塊設置為“禁建區”,即除了滿足少數人輕度耕作、徒步、標本採樣和數據收集等需求外,禁止相關開發行為,盡可能保持初始的原野狀態。

(責編:段星宇、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