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70華誕·傾聽歷史的回聲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激揚愛國主義的民族魂
1958年開工建設的成昆鐵路,所穿越的深谷峻嶺被多國專家斷言為“筑路禁區”,地質災害隱患點位分布之高,世所罕見。然而,筑路大軍不怕苦與累,不懼險和難,硬是在技術裝備落后的情況下,打通了這條西南地區交通大動脈,被聯合國列為“二十世紀人類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跡”之一。
歲月流逝,精神不朽。當今天的人們乘坐列車行進在成昆線上,依然可以感受到當年建設者身上的耀眼精神印記,那是對國家和民族的強烈責任感、使命感,那是在艱苦卓絕環境下挺直起的不屈不撓的精神脊梁。“先鋒者為成功者奠定了基礎,它們在生命的高度上應該是一致的”。這句植物學家鐘揚的肺腑之言,同樣適用於千千萬萬投身國家建設、奉獻社會發展的無私愛國者。他們以身許國的情懷,讓我們感受到陶醉心田、打動靈魂的愛國主義的力量﹔他們奮斗不息、奉獻不止的身影,激勵我們昂首逐夢的腳步更加鏗鏘有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心中,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維系著華夏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為什麼70年來新中國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取得“當驚世界殊”的成就?為什麼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無數人的殷殷愛國心、慷慨報國行,成為我們國家屹立於世界東方、我們民族挺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勝利之本、力量之源。一棵樹隻有深植沃土方能挺立不倒郁郁蒼蒼,一個民族惟有鑄就精神長城方能飽經滄桑重鑄輝煌。愛國主義,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魂,就是中國人的精神沃土。
1983年,時任國防部部長張愛萍將軍視察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長卿山的“兩彈城”時,看到科學家們在大山溝裡艱苦卓絕地工作,即興賦詩一首:“二十二年難忘情,崎嶇道路信踏平。屢建奇功震寰宇,更創奇跡驚鬼神。”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從三峽大壩到港珠澳大橋,正是靠著一代代人的奮斗報國、忘我奉獻,才有了中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的“風景這邊獨好”,有了造就“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的東方傳奇。也正是因為億萬民眾匯聚起“沛然莫之能御”的報國偉力,我們在面對世界風雲變幻時,有了“穩坐釣魚台”的淡定與底氣。
“滴水是有沾潤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為波濤”。70年來的奮斗實踐啟示我們,個人的理想奮斗,惟有融入愛國主義的萬頃洪流,方能形成排山倒海、無往不前之勢。三代塞罕壩人用汗水和生命凝結成塞北“綠色明珠”,龍周才加十多年如一日守衛在可可西裡生態保護的一線,廖俊波把為黨和人民工作當作最大快樂……平凡造就偉大,平凡演繹卓越。心懷祖國,無需挑剔選擇,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
萬裡功名在實干,百舸爭流看今朝。今天的中國,何處不是干事創業的機遇,何處不是大顯身手的舞台?隻要我們以愛國情懷為帆,以實干逐夢為舵,每個人做好一件事,拼起來就是偉大祖國的絢麗明天。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28日 0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