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把“藍色國土”守護好發展好

劉詩瑤
2019年10月24日05: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發展壯大海洋經濟,不僅能滿足我國破除資源瓶頸、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迫切需要,也是擴大內部有效需求、拉動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途徑

  開放是我國海洋經濟的鮮明特征,未來仍要堅定不移走擴大開放之路,讓海洋成為我國連接世界的藍色橋梁和重要門戶

  

  發達的海洋經濟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支撐。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2019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開幕時強調:“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要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這一重要指示,為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中國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國家之一,古代沿海地區一直注重“行舟楫之便”“興漁鹽之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形成了大進大出、兩頭在海的經濟格局。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重大部署。近年來,沿海地區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我國經濟形態呈現出鮮明的“依海”特征,成為高度依賴海洋的開放型經濟。作為開發利用海洋的各類海洋產業及相關經濟活動的總和,海洋經濟始終在國計民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當前,中國海洋事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海洋經濟正在經歷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轉變,轉型升級持續穩定。自然資源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海洋經濟總量達83415億元,海洋生產總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9.3%,為沿海地區提供了3684萬個工作崗位,對國民經濟增速的貢獻率接近10%。可以說,海洋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發展壯大海洋經濟,不僅能滿足我國破除資源瓶頸、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迫切需要,也是擴大內部有效需求、拉動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途徑。

  曾經,海洋經濟被認為就是“捕魚”,如今,除了傳統漁業、海洋運輸業等,海洋新興產業正在蓬勃興起,海洋經濟的內涵正在不斷豐富。海洋醫藥、海洋油氣工業,以及海洋能利用、深海採礦業、海洋信息產業等未來海洋業,正在托舉起一片蔚藍色的海洋經濟新空間。

  開放是我國海洋經濟的鮮明特征,未來仍要堅定不移走擴大開放之路,讓海洋成為我國連接世界的藍色橋梁和重要門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促進海上互聯互通和各領域務實合作,積極發展“藍色伙伴關系”。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堅持走開放發展之路。2018年,我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貿易額達1.3萬億美元,涉海企業進一步“走出去”。事實証明,大力打造藍色經濟合作平台,推動建立藍色經濟合作國際機制,有助於深化我國海洋經濟的開放品格,加強同“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

  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是關鍵。實踐中,相關地方和部門積極挖掘新動力,培育壯大海洋生物制藥、海水淡化等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服務於海洋經濟發展的涉海金融、物流等現代海洋服務業,助力海洋經濟提質增效。同時,各地也在改變過去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發展方式,節約集約利用海洋資源。比如,近年來,一些沿海地區著力發展濱海旅游娛樂業,充分發揮親海近海的優勢,增強民生福祉。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48個海洋公園,每萬人海洋公園面積達到3.8公頃。實踐表明,加強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方能更好促進海洋經濟的藍色增長和綠色發展。

  約300萬平方公裡的主張管轄海域,1.8萬多公裡大陸海岸線,讓我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海洋大國。加快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海洋資源有序開發利用,才能守護好、發展好這片遼闊寬廣的“藍色國土”,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藍天。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24日 05 版)

(責編:馮粒、董曉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