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摳腳大漢變萌妹,“微信語音包”風險不小

江德斌

2019年10月23日08:43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摳腳大漢變萌妹,“微信語音包”風險不小


  微信裡給你發語音的萌妹子可能是一個使用了語音包的大叔——近日,一則“10元可買上千條微信語音包”的消息引發熱議。記者發現,使用語音包服務需要下載專門的軟件,語音包中有多條與“紅包”相關的語音。律師表示,語音包雖然很多時候被包裝成娛樂工具,實際上在其制作、售賣和使用中都可能存在違法風險。(見10月21日《北京青年報》)


  微信自帶的語音功能隻能實時發送,不能保存、下載、轉發,從而避免冒充他人語音情況的發生。而網上銷售的“微信語音包”,實際上是採取軟件外挂的方式,非法修改微信代碼、篡改微信正常功能,增加了外部語音發送功能,令微信語音的限制功能失效。這就給虛假微信語音的傳播創造了機會,衍生出利用語音包整蠱網友、網絡欺詐等事件,不僅破壞了微信的規則和安全環境,更令部分用戶被騙而蒙受經濟損失。


  微信雖然是熟人社交媒體,用戶大都是親朋好友,但也存在陌生人添加用戶的情況,或者聯系並不緊密的人。而“微信語音包”的出現,令語音造假成為可能,好友可能是被人盜號假扮的,語音萌妹子其實是“摳腳大漢”,通過聲音來辨識好友的方法已然不可靠。顯然,這對主打熟人社交的微信平台來講具有非常大的殺傷力,如果不加以遏制的話,就會令用戶人人自危,不敢再輕易信任好友,哪怕對方是很親密的人。


  從現實情況看,各地已經發生多起利用“微信語音包”騙錢的案例。顯然,這已經突破了“微信語音包”的娛樂界限,構成了違法犯罪行為。同時,制作、銷售“微信語音包”亦未經被模仿聲音者授權,涉嫌侵權。


  現在,生物識別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如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等。在商家的市場規劃裡,語音識別、語音遙控等也是具有廣闊市場空間的應用技術,能夠幫助用戶完成購物、電子支付、控制電器、互動娛樂等。但是如果語音被模仿、盜用,就會給語音技術的安全性蒙上陰影,給用戶帶來諸多不便。可見,對語音包的制作、使用等需要盡快規范,明確其合法使用環境,避免被濫用、盜用,防范給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責編:段星宇、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