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一家網絡商城中發現,有商家公開兜售“人臉數據”,數量約17萬條。在商家發布的商品信息中可以看到,這些“人臉數據”涵蓋2000人的肖像,每個人約有50到100張照片。每張照片搭配有一份數據文件,除了人臉位置的信息外,還有人臉的106處關鍵點,如眼睛、耳朵、鼻子、嘴、眉毛等的輪廓信息等。
前幾天,“AI換臉”APP鬧得沸沸揚揚,惹得大家對數據隱私問題惶惶不安,擔心軟件借機收集人臉數據,造成個人隱私信息泄露,用於其他非法行為,造成不可預料的損失。如今,居然有商家公開售賣“人臉數據”,在未經許可授權的情況下,私自收集他人敏感隱私數據,並成為牟利工具,令人不寒而栗,眼見“潘多拉魔盒”被打開了。
現在AI換臉、語音模擬等智能合成技術進步很大,操作難度也降低很多,甚至實現一鍵式合成,普通人都能輕鬆操作,效果非常好,很容易蒙混過關。由於這些“人臉數據”都是真實數據,面部清晰可辨,且包括了情緒、顏值、皮膚狀況等細節,如果“人臉數據”被不法分子買去,利用AI軟件的技術手段,合成面孔、聲音等,冒充他人進行網絡詐騙,勢必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據商家稱,其售賣的人臉樣本中,一部分是從搜索引擎上抓取的,另一部分來自境外一家軟件公司的數據庫等。這批“人臉數據”數量高達17萬條,涉及2000人的肖像數據,包括知名演藝界人士、醫生、教師、未成年人等。其所銷售“人臉數據”的行為已經觸犯了相關法律,涉嫌非法收集他人敏感信息、非法售賣個人數據、侵犯肖像權、泄露未成年人信息等。相關商家除了及時將“人臉數據”下架,還應向司法部門舉報違法線索,以追索數據泄露源頭,打擊違法買賣者。
大數據就是互聯網“石油”,這些真實可靠的個人敏感數據信息,有很大的挖掘利用潛力,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才會被不法商家看中違法收集、倒賣。而且,公開銷售“人臉數據”恐怕並非獨此一家,類似敏感數據通常是在暗網裡銷售,或者用其他名稱代替,以逃避監管。可見,對違法銷售“人臉數據”行為,應加強網絡巡查、關鍵詞過濾,及時封堵、查禁數據泄露源頭,嚴厲打擊違法行為。
“人臉數據”被商家拿到網上銷售,且有成功銷售記錄,說明有著強烈的市場需求。雖然目前利用“人臉數據”進行犯罪的行為還不多見,但是,隨著人臉識別應用領域的擴大,“人臉數據”犯罪恐怕就會多起來。因此,監管部門應盡早對“人臉數據”的採集、保存、利用等進行規范,設置最小化原則,控制“人臉數據”的採集、利用底線,以防范網友“人臉數據”遭非法倒賣、利用,保障公眾的隱私信息安全,保護網絡空間的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