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三評“蘋果偷聽”之三:請讓我們的隱私靜享安寧

人民網特約評論員

2019年09月05日17:32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晒娃,秀恩愛,晒美景……每一次習以為常的分享,都是一次隱私的曝光。當騷擾、詐騙、推銷“熟門熟路”地轟炸過來,你是否還有展示和表達的欲望?

隱私是每個公民精心守護的私家后院,是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秘密空間,是獨享內心安寧的悠閑棲息之地。誰都不願意變成被信息技術剝掉“衣服”的“透明人”。

大數據時代,技術織就的網絡無處不在,置身其中的我們像蛛絲上的蚊虫,彼此“觀看”,無法逃離。科技進步在帶來財富、便利的同時,也讓我們向往的“有尊嚴的生活”危機四伏。

百川終入海,互聯網企業是個人信息的“收納箱”。互聯網企業在同公民隱私信息發生關聯時,一般會經過收集、存儲和使用三個階段。針對不同階段,分別採用數據擾動、數據加密和數據匿名化等方式,可以加強隱私數據的技術化保護。比如:及時告知與征得同意、內部審查與安全評估、簽署協議等技術保障。

保護公民隱私,互聯網平台首當其沖,責無旁貸。但是顯然,目前許多平台在這方面還不給力,用戶隱私保護處於灰色地帶。

用戶本著信任,將私人信息匯入信息海洋,為大數據做了貢獻,企業怎能心安理得的濫用?蘋果公司的“偷聽”,換臉APP“ZAO”為傳播個人信息設置的“格式條款”,都說明企業如何為用戶隱私信息 “上好鎖”,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理念問題。這就要求,監管部門應該在個案處理和規則制定兩個層面入手,對“蘋果們”展開相應調查,視情依法依規予以處罰。相關的行業組織,也要基於行業的長遠發展考慮,搭建行業規范,形成行業共識,打造自覺保護公民隱私的行業自律和社會氛圍。

隱私保護真正的萬裡長城,當然還是法律。我國2009年開始實施的《侵權責任法》中,首次明確將隱私權作為獨立的權利加以保護。2017年開始實施的《網絡安全法》中,更是多處對公民隱私權進行具體保護,並明確規定網絡運營者在保護過程中應履行的法律義務。一系列明確的法律法規,劃定公民隱私保護的堅實“紅線”。針對當前存在的信息共享邊界不清、法律責任不明等現實情況,有關部門應積極推進法治建設,進一步為百姓信息安全筑牢“防火牆”。

為了更美好的詩和遠方,除了多措並舉保護用戶信息安全,更需要法律長出鋒利的牙齒,筑牢法制的藩籬。

我們的隱私不應是“魚肉”,互聯網平台更不能是“刀俎”。願我們的隱私靜享安寧。

相關鏈接:

人民網三評“蘋果偷聽”之一:Hi Siri,我還敢信你嗎?

人民網三評“蘋果偷聽”之二:住手,不許動我的隱私

中國用戶:我和Siri的悄悄話被傳到哪裡去了

 

(責編:尹深、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