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強制教師募捐”讓公益變了味

斯涵涵

2019年09月04日08:32  來源:齊魯晚報
 
原標題:“強制教師募捐”讓公益變了味

  近期,百色市田陽高中的老師們收到學校的通知,稱根據上級部門要求,學校將開展“獎教助教基金”募捐活動,每位教職工至少捐款100元,上不封頂。有老師認為,學校強制募捐,做法不妥。

  據報道,這緣於百色教育基金會發起的《獎教助教基金募捐倡議書》,捐款將用於獎勵即將到來的教師節表彰大會上獲表彰的教師。教師節期間,獎勵、表彰優秀教師無可厚非,但強制性要求全校老師捐款,則違背了“獎教助教基金”的初衷。

  筆者查閱相關資料,百色市獎教助教基金是由百色市政府主導成立,今年6月份才啟動的一項公益活動。目前,募集的資金主要來自財政和愛心企業,共計約3400萬元。該資金將用於老師的獎勵、培訓等事宜。3400萬元足夠支付教師節的獎勵支出,為何還要教職員工捐款?獎勵優秀教師應該由公共財政或者公益基金出資,要求教職員工捐款,這是哪門子的尊師重教?

  才啟動數月就募集到3400萬元,該基金會的工作實績很亮眼,也說明當地財政的教育投入及企業、民眾的公益熱情不斷提升。但每人至少捐100元的要求,卻讓這筆捐款“失色”不少。

  針對輿論質疑,百色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是田陽高中錯誤理解了該份倡議書,目前,已經責令該校立刻整改。也就是說,上級的“倡導”在基層執行時成為一個鐵定的基准,必須參照執行,權力的恣意和深遠影響可見一斑。有老師認為強制募捐,做法不妥,說明捐款硬標准使之產生強大的心理壓力,偏離了“自願捐款”的良好初衷,也使得捐款的目的與公益的宗旨背道而馳。

  真正意義的公益行為應是一種自願行為。是發自內心的一種付出,一種滿足。而不是一種負擔,一種強制。長期以來,以捐款多寡論英雄成為一些部門的“習慣思維定式”,左右著募捐、慈善活動的開展,而公權力的強力介入,公益活動演變成一場愛心與金錢的比賽,形成一種“暴力慈善”,其實是對慈善熱情和公益理念的嚴重傷害。

  捐款有數,但公益無價。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傳遞愛心,推動公益事業健康發展是我們不輟追求的現代文明。公益募捐,可以倡議,可以引導,但決不可劃線強制,不能無視公民權益和慈善本意強行綁架。用貨幣的多寡來衡量公益,實質上是對愛心的輕慢與褻瀆,而給募捐設“最低募捐額”是給公益抹黑,有關部門不僅應當及時叫停這種以重教之名行傷害教師之實的“強制募捐”,還應舉一反三,反思並糾正類似的“權力任性”行為。

(責編:段星宇、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