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職業索賠”面前,我們果真束手無策?

楊玉龍

2019年09月03日08:51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職業索賠”面前,我們果真束手無策?

  近日,澎湃新聞記者通過暗訪發現,在各大電商平台中,活躍著一群特殊的“職業索賠人”,他們自稱“吃貨”,通曉法律和平台賠款流程,通過關鍵詞檢索鎖定“目標”,收貨后運用“話術”向商家索要賠償,否則就以留言差評和舉報投訴甚至訴訟等方式施壓,得手后再將商品轉手賣出。

  通過鑽法律和平台賠款流程的空子來實現“職業索賠”,本質上已經背離了依法維權的初衷,一些職業索賠者為了一己私利甚至不惜動用非法手段。比如針對同一商家連續威脅索賠,最終演變成敲詐勒索犯罪,而一些商家遭舉報后連續兩年上繳“月貢”。

  不僅如此,“職業索賠”還有相應的培訓市場。以記者探訪為例,在QQ以“退款交流”“退款維權”等關鍵詞搜索,能夠找到大量群聊賬號,並有完整“教程”出售。在索賠圈內,有一套獨特的話語體系:“上車”指別人帶你一起索賠﹔“車票”指給師父的好處費﹔“吃貨”指隻退款不退貨……

  對於“職業索賠”,一則要防范。於商家而言,一方面應依法誠信經營,盡量不給“職業索賠”施展拳腳的空間,自身產品和售后服務做到位了,別人才難抓住把柄﹔另一方面遭遇“職業索賠”或一些消費糾紛時,應主動依法依規解決,避免因“花錢買平安”而陷入“職業索賠”陷阱。

  二則要打擊。“職業索賠”泛濫不僅侵犯商家利益,且嚴重擠佔基層行政資源。2019年5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對惡意舉報非法牟利的行為,要依法嚴厲打擊。

  此外,電商平台也應積極行動起來。一家電商平台最近正式推出了“職業索賠聯合治理工具”,將政府和商家的力量結合起來,共同遏制和打擊“職業索賠”、惡意投訴。遭遇疑似“職業索賠”現象的商家,可通過該工具向平台發起舉報。這既是對商家合法權益的保護,更是對“職業索賠”的有力回擊。

  應該看到,隨著法律越來越完備,以及市場監管執法力度的增強,靠非法手段牟利將越來越沒有市場。各方一方面須堅決抵制“職業索賠”,另一方面也應暢通消費維權通道,保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避免顧此失彼。

(責編:段星宇、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