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從醫生深夜“電話騷擾”患者說起

羅志華

2019年08月22日08:40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從醫生深夜“電話騷擾”患者說起

據報道,近日,重慶市民余先生身患急症卻不以為意,幸得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急診內科兩位醫生深夜“電話騷擾”,才及時挽回了生命。報道中,余先生感覺“無大礙”,認為“拖得起”,沒必要深更半夜地折騰,至少要等天亮再說。但醫生認為他病情凶險,一刻都不能耽擱,今夜就得手術。雙方在電話裡展開“拉鋸戰”。由於醫生“騷擾”不斷,才將余先生勸回醫院,化解了險情。

當前,看病成為“一錘子買賣”,離開診室后,醫生患者兩不相識,是常見現象。患者選擇醫院隨意性強,扎堆看病還比較普遍,醫生在診室裡一坐就是半天,連起身喝水的機會都很少,想要關照前面的患者,都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急診科醫生的時間更為寶貴,假如這兩位醫生沒有替患者著想和尊重生命的高度責任心,恐怕很難從蛛絲馬跡中發現余先生的凶險病情。

這兩天,一首醫生版說唱神曲《我是醫生不是神》走紅網絡,展現了醫生們真實的喜怒哀樂。其實,這兩位醫生深夜撥打“騷擾電話”時的處境,在這首歌中也能得到反映。看似一個簡單的動作,背后仍然充滿了糾葛乃至風險。

越替患者作決定,醫生面臨的風險往往也越大。但醫療本就充滿了風險,很多時候,無論怎麼選擇,都必須面臨風險,甚至面臨成功和失敗概率各佔一半的窘境,倘若患者不理解,一旦出現失誤,就認為責任在醫生,醫生就更加不敢為患者拿主意。所幸余先生手術順利,這件事才有相對完美的結局,倘若余先生當晚被醫生勸去做手術,偏偏手術又出現意外,此事將如何發展,誰也難以預料。從這個角度看,這兩位醫生勸患者連夜做手術,其實冒著很大的風險,這更加顯出兩位醫生的不易。

理解和包容,是最好的支持,也是最好的禮物。今年的8月19日是第二個中國醫師節,不妨以此為契機,將理解和包容作為禮物,送給包括這兩位醫生在內的所有醫生,並在今后的醫患互動過程中,用更多理解和包容為醫生創造更好的職業環境,使他們更加敢於替患者作出決定,用更加精准有效的診療來回饋患者。

當然,這起事件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像余先生這樣,隻要感覺尚好,就對疾病毫不在乎,是很多人的共同性格。不少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直到發生嚴重的並發症時才重視疾病,這時候往往悔之晚矣。這種漫不經心的態度,不僅害了患者自己,也增加了醫保基金的負擔。提高全民健康素養,讓更多人既有意識也有能力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方能減少這類事件的發生。

此外,像余先生這種情況,醫改最希望看到的是,家庭醫生早就對他的病情有所掌握,而不是突然出現“今夜就得手術”的險情。另外,規勸余先生今夜就做手術,若由與他更為熟悉的社區醫生或家庭醫生來完成,不僅更加合理,而且也更可靠。

(責編:金鳴(實習生)、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