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十萬罰單,但願能買個教訓

魏英杰

2019年08月07日08:05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十萬罰單,但願能買個教訓

  據浙江24小時報道,近日,杭州蕭山警方聯合郵政部門對當地一家快遞公司開出了一張10萬元的罰單。這是今年以來杭州全市范圍內對寄遞行業開出的第一張反恐罰單。

  原來,蕭山警方近期聯合區郵政管理局開展了寄遞行業專項整治行動,在行動過程中發現中通快遞下屬某公司員工存在未落實開箱驗視、實名收寄等違法收寄問題。而且,這家快遞公司未在郵政部門審批登記,屬於無証經營,並存在跨區域取件等違規操作。7月24日,郵政部門依法對其開出反恐罰單,同時對公司負責人作出罰款5000元的處罰。

  這10萬塊錢買的是一個教訓和警示。隨著網購經濟興起,國內快遞行業取得高速發展,快遞業務量突飛猛漲。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國內快遞業務量達到507.1億件,人均快件使用量為36件。快遞企業日均服務2.8億人次,相當於每天5人中就有1人使用快遞服務。在不知不覺中,中國快遞業務規模已經超過美、日、歐發達經濟體之和,連續五年穩居世界第一。

  快遞業務是市場活躍程度的表現,是社會生活繁榮的反映。但也要看到,每天這麼大量的快遞在國內各地流動,也會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所以,快遞員在攬件時能否真正落實“開箱驗視、實名收寄、過機安檢”三項安全制度,就相當於把住了安全的第一道關口。如果在這個關口失守,也就意味著放手讓不安全因素進入寄遞環節。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

  魔鬼就藏在細節之中。盡管絕大多數快遞件都不會有什麼安全問題,但相關制度需要嚴防死守的正是那少數的危險品。快遞員收攬件時不開箱驗視,后果不堪設想。2013年發生在山東的一起奪命快遞事件,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當年,一名父親為11歲的女兒在網上挑了一雙童靴,結果快遞送到父親手中時,由於混在普通快件中的有毒化學液體氟乙酸甲酯在投遞過程中泄漏,導致父親中毒搶救無效死亡。事后反思,這起不該發生的悲劇,正是因為攬件方不驗視等因素造成的。

  所以別看郵政部門開出的只是一張罰單,這是在提醒快遞從業人員切身履行責任,把好快遞安全關。據相關法規規定,貨運、郵政、快遞等物流單位未實行安全查驗制度,對客戶身份進行查驗,或者未依照規定對運輸、寄遞物品進行安全檢查或者開封驗視的,由主管部門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現在是罰款,萬一遇上安全事故,那可能就不是罰款所能解決的問題,不長記性怎麼行?

  都說現如今快遞員很忙很累,但是再忙再累,該有的安全檢驗環節不能省。如果每天稀裡糊涂、馬馬虎虎地收件送件,這送的可能不是快遞,而是公眾的切身安全。安全不僅快遞行業的立身之本,更是一個社會正常運轉的基礎,豈容馬虎了事?

(責編:段星宇、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