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民宿規范化才是長遠之道

2019年07月31日08:08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民宿規范化才是長遠之道

屋內幾百隻牙刷被撕開,全新的沐浴、洗護用品也全被倒空后丟在垃圾桶﹔水龍頭、花洒連續幾天開著﹔空調一直連續多天開著……近日,一則女房客與民宿之間的糾紛,再次將“野蠻生長”的民宿業放在了輿論的聚光燈下。有專家建議,應該在國家層面進行立法,對民宿法律地位、客房規模、退訂時間等作出規定,使這一行業發展更加規范。

近年來,短租民宿的消費潮流逐漸風行:一套房,一間屋,都可以成為在異域他鄉旅行時的安身之所。這種新興經濟已經被証明是一種雙贏,通過互聯網平台出租房屋,居民盤活了閑置的住房資源,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在消費者看來,民宿深度融入當地生活,是一個感受當地風情、體驗真實生活的好機會。國家信息中心7月2日發布的《中國共享住宿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我國共享住宿市場交易額為165億元,同比增長37.5%,在線房源量約350萬個,較上年增長16.7%,房客數達7945萬人。可見,民宿行業發展潛力無限。

但是巨大交易額卻掩蓋不了身份的尷尬、規則的缺失。比如,物權法規定“住改商”須經全體業主同意,但許多民宿就開在小區裡、窩在住宅中,存在人身和財產安全方面的隱憂﹔在短租平台上,“房源圖片與實際不符”“房間沒經過清理”等詬病也層出不窮﹔還有的在監管之外,滋生了偷拍、吸毒、賣淫等違法犯罪行為。如此種種,歸根結底是民宿身份不明確。一直以來,對於傳統酒店和出租房屋,都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而民宿介於二者之間,很難說它應該歸誰管理,多部門之間“九龍治水”現象突出,亟待相關法律跟進明細。

《“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鼓勵發展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帳篷酒店、民宿等新型住宿業態。”去年底,我國共享住宿領域首個標准《共享住宿服務規范》出台,就入住身份核實登記、房源信息審核機制、衛生服務標准、用戶信息保護體系等方面提出要求。但也需要看到,這僅僅是推薦性標准,不屬於法律法規,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民宿依然處於無法定標准可執行的狀態。對此,管理部門和社會各界需要秉承包容審慎的態度,但也要著眼於行業長遠發展,從頂層設計做起,明確主管部門,通過立法為監管提供依據。

一個較好的抓手是短租平台。眾所周知,消費者了解和預訂民宿,大部分是依賴於互聯網平台,那麼平台就要負起應有的審查責任,不能打著“信息中介”的名義,聲稱不對信息的真實性負責。就如同對外賣行業的監管,我們不可能盯緊每個商家,但隻要抓好平台這個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就事半功倍。此外,為推動民宿高質量發展,也要引入優勝劣汰機制。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網發布新版《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確立了星級評定制度,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不僅給消費者作選擇提供了依據,也可以推動民宿追求更好的消費體驗。

在共享經濟的大背景下,民宿行業已然成為一種新業態,打破了傳統住宿業一統旅游市場的格局。對待民宿業,顯然不能簡單套用酒店、租房的管理模式,否則不能反映共享經濟的內在要求,但這並不意味著對其完全放任不管。無規矩不成方圓,隻有將其納入監管視野,才有利於民宿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責編:金鳴(實習生)、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