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樂見韓國書院申遺成功

丁建庭

2019年07月10日07:58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樂見韓國書院申遺成功

“書院不是中國的嗎?”“為什麼韓國什麼都和我們搶?”……日前,在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朝鮮王朝時代9處主導推廣性理學的教育設施以“韓國新儒學書院”之名入選世界文化遺產。這一消息隨即在網上引發熱烈討論,不少中國網友又酸又恨。

書院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留下的一份珍貴遺產,在千余年時間裡,深深根扎於民間社會,散布於城鄉村落。誠如田東江先生在《書院》一文中所言:“作為傳統社會特有的教育組織和學術研究機構,書院一般可視為當時的‘高等學府’。”一般認為,書院起源於7世紀末的中國唐朝,盛行於兩宋時期,今人耳熟能詳的“四大書院”便是南宋學者呂祖謙提出的概念,而直到16世紀初,中國的書院制度與書院文化才傳到朝鮮半島。盡管韓國書院的肇始和中國書院似乎關系不大,但在援引中國書院制度、形成“正軌書院”概念之后,才獲得快速發展。可見,中國書院與韓國書院關系密切,中國書院制度和書院文化對韓國影響巨大。

如今,韓國書院申遺成功,我們可以追問為什麼中國書院沒有申遺,卻不該指責韓國。韓國書院申遺歷時6年之久,韓國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對書院高度重視,有關研究機構、政府機構、民間機構做了大量工作,此番申遺成功並不出乎意料。更重要的是,世界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韓國書院申遺成功彰顯了書院制度在人類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僅對韓國,對中國同樣是一種激勵和促進,有助於更好保護傳統書院,挖掘書院文化。至於中國書院為什麼沒有申遺,除了有關部門未予以充分重視,也與中國文明悠久、遺產眾多有關。因為根據規定,每個國家每年隻能申報兩個世界遺產,其中一項還必須是自然遺產。中國書院沒有申遺雖然有些遺憾,但對韓國書院申遺成功,我們應樂見其成,無需“羨慕嫉妒恨”。

不容否認的是,韓國許多申遺項目在中國都能找到源頭或類似者,比如宗廟祭禮及宗廟祭禮樂、木匠、暖炕、武術、巫術、拔河、紡織工藝、傳統民謠《阿裡郎》等。所以,也難怪有些網友會認為韓國在與中國進行申遺“競賽”,擔心我們身邊更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韓國“搶注”。其實大可不必,一則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位居世界第一。相較於韓國申遺的一些項目而言,我國的珠算、昆曲、鐵畫、木活字印刷術、鳳陽花鼓、剪紙等更具有群眾基礎,甚至更有特色,品質毫不遜色於多數韓國非遺項目。二則申遺不像專利申報,不具有排他性,不代表別國申遺成功之后中國就不能申報了。正如韓國之前申請了“江陵端午祭”,我國后來也成功申請了“端午節”,這說明不同國家的申遺不沖突、不矛盾,完全可以共存甚至共享,共同推動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搶救、利用、傳承。

文化因多元而絢爛,因交融而發展。申遺的宗旨與使命,在於傳承與保護這種將要失去土壤的文化形態,而不能狹隘地理解為“搶注”和“競賽”。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有如此悠久的歷史沉澱和文化傳承。在文化遺產的種類和申遺上,我們應該有充足的自信,應該把更多精力放在這些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上,完全沒有必要和韓國或其他國家在申遺上“錙銖必較”。相反,對他國的申遺成功,應當支持和歡迎,這樣才符合申遺的本意。

(責編:段星宇、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