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语:申遗,有了更丰富内涵
文物保护从保护为主到强调保护在城乡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形成更为紧密的社会凝聚力方面的作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了更重要的社会责任
世界遗产的申报、保护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对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情况的回顾,到世界遗产全球战略的提出;从历史城区到文化景观,再到文化线路;从对物质遗存的绝对保护,到促进可持续发展;从强调保护的专业化到强调社区在世界遗产的申报、保护、管理中的作用,今天的世界遗产保护与《世界遗产公约》刚通过时相比,在遗产的认定标准、真实性完整性标准、遗产申报的类型和关注的核心问题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促进了全球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发展。
中国作为遗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在长期的保护中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认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1987年成功申报第一批6处世界遗产之后,中国仍致力于把自身实践与世界遗产保护的原则相结合。
2004年,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引发了中国社会对世界遗产的普遍关注;2006年至2013年连续对世界遗产新类型的研究,促进了中国从文物保护向文化遗产保护的跨越式发展。基于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中国文物保护从保护为主到强调保护在城乡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形成更为紧密的社会凝聚力方面的作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了更重要的社会责任。
在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方面,中国也表现出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类型主要集中在文物建筑、建筑群和考古遗址类型。2009年五台山申遗,最终按文化景观的类型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1年西湖文化景观成为中国第一个主动以文化景观类型申报的世界遗产。此后,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相继申遗成功。如果没有文化景观类型,西湖、哈尼梯田很难进入文物保护的视野,而花山岩画也很难考虑左江沿岸的景观和岩画之间的关系,并把它们划入世界遗产的范围。
2014年“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取得的重大进展。201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回应了通过文化对话与交流,关注社区对遗产的意义和作用等,这些发展使中国的世界遗产申报、保护、管理得到了广泛赞誉。此外,中国还参与了柬埔寨、尼泊尔、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推动力量。
世界遗产的申报要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遗产的保护与管理也更应注重于遗产地社区的利益,注重于借由遗产保护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本报记者王珏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08日 16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