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端午安康還是端午快樂?何必拘泥於此

李泓冰

2019年06月07日10:02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五月五,麥子熟,包好粽子過端午”,童謠聲中,一個“端午詩詞音樂會”在國家圖書館舉辦,拉開2019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講座月”系列活動。清明、端午、中秋……相關小長假設立11年了,國人過中國節的渴盼愈發強烈。這些節日一讀出名字,就覺詩意盎然,仿佛霎時和祖先心魂相守。今年的端午,恰和中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相倚相伴,端午也是首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節日。

“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孩子們嘴角沾著豆沙粽的糯米粒兒,聽著媽媽從龍舟競渡講到屈原自沉的故事,這一幕,曾經在百年前、千年前無數的家庭中,無數次出現。一念千年,怎不讓人心頭一暖!

遺響悠長,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便是在這樣一口一口的美食中,在一個一個的故事裡,遠香綿綿,其韌如絲,將我們凝成一體。

數千年來,眾多歷史文化熔為一爐,每個節日的內涵都很多元。像端午,有圖騰崇拜,有屈原傳說,也和吳國名相伍子胥、晉國名士介子推、越王勾踐、孝女曹娥等有所關聯。這些年,有些較真的人們轉發告誡,說是端午發源於惡日禁忌,要互道安康,不能互祝快樂。其實,中國節是活潑潑、熱鬧鬧的,一派天然生機,總是美景美食相生,親情愛情與共,沒那麼多冬烘的夫子氣。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更有意味的是,端午還代表著中國人“天人合一”的生態觀,以及積極養生避疫的健康觀和運動觀。農歷五月,夏至到來,人們開始數伏了。古時高溫高濕,容易時疫流行,聰慧的古人便設了節日,想出各種法子,藥浴藥酒,集體運動, “碧艾香蒲處處忙”,“守定龍舟看不歸”,讓陽光和水,讓故事和親情,身心兩和,健身強體,遠離疫病。

說白了,端午是詩人節、女兒節,還是衛生節、體育節。祖先用在節日設計上的心思,多麼的靈動通透。今人又何必拘泥呢!

新的時代,每一天也都洋溢著多姿多彩與新意迭出。就像今年小長假前后,過節過得很忙呢——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6月6日是芒種,6月7日便是端午。這真是極好的象征,全球化與民族性相依,環保理念則今古相通,我們在粽香、詩香和天倫之樂中追懷先人的盛德、聰慧與憂傷。

傳統節日流變而今,各種味道相互交迭,如同那隻被裹得緊致的香粽。當糯米、棗泥、豆沙甚至蛋黃、火腿、巧克力等南北西東諸般滋味,用“端午”這傳統的粽葉一包,棱角分明又百味紛紜,讓我們隨手一拎,伴游長江黃河,穿越遠古今朝——這便是中國節於我們的終極意義吧!畢竟,一個失去文化歷史記憶的民族,是失血的民族,終將失魂落魄,缺乏自信與發展的底氣。從這個意義上,感謝屈原,感謝中國節,讓我們在顧后與前瞻中,保持血脈充盈,心態開放,自信而陽光。

“誰挽汨羅千丈雪,一洗些魂離別。贏得兒童,紅絲纏臂,佳話年年說”,說了兩千多年的佳話,還會一代一代繼續說下去……

(責編:馮粒、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