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

“男子被驗婦科”,病是咋看的?

蔣萌

2019年05月21日16:46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男子被驗婦科”,病是咋看的?

背景:這兩天,一則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視頻中,男子手拿秦皇島市撫寧區人民醫院的檢驗申請單,但其“病史及特征”一欄顯示內容為:近三個月月經經期延長至10余天,1mp2019.3.18持續至今未淨,上環6年。據報道,該醫院辦公室工作人員回應,視頻拍攝的檢驗單確系醫院所出,該錯誤是醫生在開具化驗申請單時工作繁忙,對操作系統不熟練,沒有進行仔細核對導致。目前醫院已賠禮道歉,要求責任醫師寫出書面檢查、通報全院,並扣發其績效工資1000元。

新京報發表羅志華的觀點:“醫院給男子開婦科化驗單”,看起來夠離奇也夠個案。但以我自己的從業經歷來說,在如今電子化驗單廣泛推行的背景下,出現類似錯誤的概率其實並不低。以該事件為例,化驗單上錯誤的內容之所以如此細致,指標描述十分具體,大概率是剛就診完畢的女患者信息“亂入”。當下醫院們多採用電子病歷系統,不同醫院開發的系統可能各有特點,但是一般都由檢查套餐、處方套餐等固定模塊組成。也就是說,醫生在給患者診斷的過程中,可以選擇一個已經開過的病例,復制粘貼,再根據當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修改。若醫生稍不留意,病例和患者張冠李戴的情況也就可能隨之發生。把男人當女人,這類常識性錯誤很容易被發現。但假如兩類差別不大的藥品也因復制粘貼出現錯誤,發現問題可沒有那麼簡單,后果也會嚴重很多,沒准患者診錯病吃錯藥的情況也會發生。因此,在這類事件中,醫院電子病歷操作系統普遍不具備智能審核和提醒功能、沒有其他醫務人員幫助把關、糾錯制度缺失等問題,也該引起重視。鑒於此,很多醫院及有關部門最該做的,是針對這類新風險展開調研和討論,建立更縝密的防錯糾錯機制,健全電子化病歷時代的醫療安全和風險防范制度,避免這類問題再現。

小蔣隨想:錯誤都是低級的,沒有“高級錯誤”一說。男女都沒分清,開出的檢驗單“驢唇不對馬嘴”,涉事醫生恐怕連看都沒看,幸虧沒造成惡性后果,理當受到嚴肅處理。涉事醫院八成會說引以為戒,但是否真能那樣,有待觀察。其中一點值得注意,醫院稱醫生工作繁忙。許多人的看病經歷恐怕也能印証這一點,大醫院的主治醫師半天時間挂出去七八十個普通號很常見。許多病人抱怨等候倆小時、看病兩分鐘,一點不夸張。在此情況下,病人雖然不能武斷地認為某些醫生診病“蘿卜快了不洗泥”,但要說醫生會多麼仔細、耐心地為病人服務,不符合實際。專家號的情況好一些,但被專家“幾句話打發”,也不是傳說。綜上,難免蘊含誤診隱患。有的醫院呼吁,患者不要重復就醫,別浪費醫療資源。問題是,一些醫生看病人很多、說話很少、開的藥不見效,病人心裡能不犯嘀咕嗎?在某種程度上,患者多次就醫,也是擔心並試圖“修正”某些醫生“未必恰當”的診治,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當下,分級診治,小病在社區,大病上醫院,成為一種“分流”思路。但在實踐中,基層醫院全科醫生不足、器材水平有限,又是一個課題。開錯檢驗單是一種偶然,是一種太過明顯的錯誤。但偶然的背后又是什麼呢?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 。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 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 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段星宇、王倩)